西門吹燈零零七 作品

第四百零二章 貪婪的人性

    張孝武問道:“阮先生可有話說?”

    阮清文深思後道:“百姓不如何讀書,只要有人在一旁稍微的誇你,他們就會認為你是天下最好的人,可若是有人編排與你,他們便立即認為你是奸臣。百姓的聲音,其實才是天下第最糊塗的聲音,因為他們沒有聲音,他們只是別人的喇叭。”

    張孝武仔細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便哈哈大笑起來,自古以來百姓都是容易上當受騙的,說他們是善良的,可他們會做出愚蠢的決定,若說他們是可惡的,他們又對一些人的好感恩戴德。

    “百姓是水,可水也分沙漠甘泉與滔天洪水。”張孝武順著他的話總結起來,“若是對他們好的,他們便是沙漠裡的甘泉,可若是對他們不好的,他們便會變為滔天洪水。”

    阮清文道:“為官的人是管理百姓的人,作為一個管人的人,又豈能處處與民為好。我記得十幾年前在幷州,有一個叫做金張縣的地方,那裡盛產金蟬子。金蟬子其實是一種壯陽藥,吃了之後男人龍精虎猛,一時之間成為龍都城最受歡迎的補品。有人讒言金張縣應該多進獻金蟬子,於是太乾帝便下了一道聖旨,這道聖旨激起了民變。金蟬子捕捉不容易,若是那麼容易捉到,又豈能堪比黃金的價格?可貴族們卻不知道,他們見以為常的金蟬子,對百姓來說是多麼難以捕捉。若你是左右丞相,你該怎麼辦?你會阻止,還是會裝糊塗?”

    張孝武自然是知道這個故事,因為胡立便是這個故事中的主角之一,也是金張縣大屠殺的倖存者,如果他自己是左右丞相,或許會阻止一下。

    可他又一想,逼迫金張縣百姓大量捕捉金蟬子的決定,應該不只是皇帝一人的主意,而是出於京師貴族的整體需要。如果丞相阻止這道聖旨,非但會得罪皇帝,更會得罪百官,那麼百姓呢,會否記住丞相的功勞?

    金張縣百姓遠離廟宇,龍都城百姓根本不關心其他地方百姓的生死,所以沒有任何百姓會記得阻止朝廷推行暴政的功臣。吃虧的事自然不能做,當年金張縣百姓被殺,也成了理所應當,龍都百姓記得邊民無知反抗朝廷,士族高官們也只是認為殺了一群暴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