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ke 作品

第122章 還不夠正確

    維拉克本就因傷只能躺在監室裡,所以耐心地將基汀所寫的《平等論》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看了一遍。新版《平等論》的內容令他頗感意外,他以為基汀補充的東西無非是些旁枝末節無關緊要的淺薄看法,可實際上新添的內容要比他想象中有用得多。

    其中,基汀為克里斯、弗朗西斯提出的超時代理論提供了更多有力的論據,為當下世界格局、制度弊端補充了更深刻的看法,最後更加寬泛地展望了一下多元、平等未來。

    這最後一點和維拉克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之所以有了敢動筆的念頭,就是覺得這本書指向的未來不應該是一個人說了算的,每個人都有權利憧憬他們心目中的未來,他當然也有資格。

    至於他所想象的未來是不是正確的、能不能引領大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如果都這麼做,那總會出現正確的那個,只要它出現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您寫得真好……”維拉克一直看到晚上才看完,看完他一臉佩服地看向了基汀,“這本書變得更加厚重了。”

    “我只是由衷地把我的所感所想添加了進去。在我看來,這本書非常優秀,蘊含著顛覆、覺醒等巨大的能量。它僅有的缺點,也是最為致命的缺點就是還不夠正確。這種不夠正確並非是它追求的方向錯了,相反,我覺得它的方向是毋庸置疑正確的,而這本書最大的價值,也正是確定了方向,它缺乏的正確,是這個方向之後是什麼?”基汀道。

    不正確和不夠正確。

    維拉克似懂非懂。

    “就像十三萬七千九百四十四加五十五萬一千一百六十七等於多少。”基汀舉了個例子,“平等論知道了它的答案是七十萬左右,可這遠遠不夠,如果你們真想顛覆現有,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就必須把它算到個位數。因為你們追求的那個世界,必須是精準的答案而不是大概、可能。沒有人能在追求‘大概’和‘可能’的時候成功。”

    “平等論還不夠嗎?”這超過了維拉克的認知。

    他將《平等論》視為真理、信仰,平等會里的人也都是如此。他們堅信《平等論》足夠正確,只要他們照做世界就會變成正確的。

    但基汀的一席話打破了他的粗淺想法。

    “人們已經‘大概’地生活了成千上萬年。經歷了那麼多的王朝,卻依然在‘大概’地生活著。”基汀道,“你們想徹底地改變,我想,就必須從根上改變,這個根是書裡說的平等,也是從‘大概’轉向‘精確’。”

    維拉克突然有一股強烈的挫敗感。出生自貧民區的他,認知還是太過淺薄。

    基汀看到維拉克發懵,眼裡有挫敗、失落,又道:“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你們的路還很長很長。相比顛覆一個國家、改變一個制度,更重要的應該還是把精確的答案算出來,不然遲早還會重新退回去的。就比如拉威爾王朝和現在的佈列西共和國,它們都是平民革命推翻舊政府,但它們本質沒有變過,根本問題沒有解決過,所以不斷地推翻、再推翻。”

    “我知道了。”維拉克長吐一口氣,未來任重道遠。

    想要改變世界並沒有那麼簡單,曾是拉威爾王朝國王摯友的基汀對此再清楚不過:“平等論,說白了,最後沒寫完的內容就代表著理想主義者的困境。它已經足夠優秀了,但因為時代的侷限性,淺顯、並不能作為最終的真理、最終精確的答案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所補充的那些內容,只是對大方向添磚加瓦。因為我也不知道,所以沒有辦法改變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我大概明白了。”維拉克反覆斟酌了基汀的話。

    基汀學識淵博,更是路易·拉威爾國王的摯友,他因為目睹了拉威爾王朝推翻了舊王朝,又眼睜睜看著拉威爾王朝被佈列西共和國政府推翻,故而作為親歷者對此有著遠超於人的見解。

    維拉克很是信服基汀。

    “我看你有些氣餒的樣子,其實不用,我說的這些無非只是指出你們做得還不夠,但你們是對的,所有努力都是有意義的。”基汀鼓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