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第345章 第二十七章

    天氣太冷了,新酒很難釀造出來,那就用溫室來釀;

    炭火不夠用了,那就徵發囚犯去砍樹燒炭;

    蜀中與雒陽斷絕了道路,因此唯一能讓商賈冒著千難萬險送進雒陽的,只有蜀錦。

    楊修坐在輜車中,一邊讀書,一邊烤火時,車輪忽然碾過去了什麼東西,於是整架車子都跟著搖晃了一下。

    這位貴公子抬起頭,還未問話時,車外的健僕已經很伶俐地回答了。

    “郎君受驚,小人原以為那人已僵了的,卻不想還留了一口氣,驚擾了郎君。”

    楊修握著竹冊,半晌沒有言語。

    張楊忍受著士卒的怨恨,以一郡之力,供養雒陽。

    臧洪寧可與主君決裂,也要將糧食送進雒陽。

    天子一個人吃得了多少糧食?

    算上宮中四百宮女,千餘的黃門與侍衛,又能吃得了多少糧食?

    五萬石糧食,到底都哪裡去了?

    張楊已經死了,臧洪現下也被重重圍困,曹操雖然毗鄰雒陽,卻狡猾地聲稱去歲遭了兵亂,因此沒有餘量供給京城。

    雒陽的黔首蒼頭,又待如何度過這個歲除?

    風雪越來越大了,像刀子一樣,一刀刀地割在臉上、身上、手上,又像沙礫一般撲在臉上,迷了眼睛,讓人看不清前路。

    這樣昏昏沉沉的暴雪天,道路也要被隔絕了,莫說吃喝,就連買些針頭線腦都不容易,誰家的媳婦此時才想起裁剪一套過年的新衣,就只能同坊裡的街坊鄰居們借用一點針線。

    不過古松坊裡多婦人,在這種惡劣天氣面前總能提前準備得妥妥帖帖,不管油鹽還是糧米,布帛還是乾柴,總不至於一家子受凍捱餓。

    為了能夠照顧已經顯懷的四娘,同心和李二媳婦還強烈要求小兩口暫時搬過來,跟著她們一起過年。

    除了五辛盤、椒柏酒、鹹肉鹹魚之外,柳家的四郎還第一次發現過年時可以吃一種叫“餃子”的東西。

    一群婦人嘰嘰喳喳地一邊幹活,一邊聊天,新姑爺負責陪小郎和阿草學一卷孔融出品的新書。

    屋子裡的炭燒得熱極了,四娘走來走去,沒什麼活讓她幹,就只能閒下來問一問。

    “陸將軍呢?”她問道,“她什麼時候回來?”

    “聽說徐州那邊還要打仗呢,”同心捏好了一個肉丸餃子放下,“打完仗,就能回來了。”

    “弓兵拋射距離為三百步,”陸懸魚披著一件破舊的氅衣,站在地圖前努力地講解,“但兩軍接陣時,弓兵便要換掉武器,承擔近戰的職責。”

    兩位張公坐在小馬紮上,認認真真地聽講。

    “但咱們要打的這一戰不同,城上的守軍是始終可以拋射箭雨,給咱們支援的,”她比比劃劃,“咱們到時背城而戰,袁紹的前軍與我軍接陣時,守軍就可以拋射箭雨,將袁紹後面的援軍隔絕掉,這樣咱們就有機會吃掉這支孤立無援的前軍。”

    ……就很基礎的一些攻守城知識,但也是要講的。

    ……加在一起四千石的兩位高官點頭如雞啄米。

    ……大家都是太守,這兩位和她那位鎮守廣陵的太守兄長真是天差地別。

    兩位張公在竹板上寫寫記記的時候,她可以喝點水,順便發散一下思維。

    水有點涼,她喝冷水倒沒什麼,但多少有點冰到了牙齒,讓她輕輕皺了皺眉。

    大張公立刻察覺到了。

    “僕役何在?”他立刻嚷道,“都被驕縱到連壺熱水也不知送來麼!”

    “不是,不是,”她擺擺手,“這幾日將至歲除,我讓他們回家去和家人過年了。”

    大張公和小張公互相看了一眼,臉上就有了幾分愧色。

    “將軍仁義,只恨咱們愚魯,害將軍為風雪所阻,不能回青州守歲……”

    “沒事,”她說,“我原本也沒打算回去過年。”

    張邈就有點懵,“為何?將軍不想家嗎?”

    “想啊,但我得把仗打完,”陸懸魚嘟囔了一句,“等我打完,我就能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