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308章 會面鄭家

    受國際金價影響,香江金價繼續緩慢下跌。

    香江貴金屬交易市場,盧家和鄭家聯合,從12月5日週一開始,收緊原金的市場供應,盧家的日出貨量控制在1500克以下,鄭家則直接將供應線設置在800克。

    香江兩大黃金供應商,都腰斬日供應量,讓香江金價跌勢受阻,甚至短暫回暖,不過,終究難改大盤,在一週後,金價跌出400美元每盎司。

    黃金市場的寒冬,就這麼突兀地到來!

    此時,誰也不會想到,這次黃金低迷,能持續長達十八年!儘管中間出現過87年黃金熱的小高峰,事實上87年黃金熱,最高點也才487美元每盎司。

    有金融學家,將此後的十多年,稱之為“黃金迷失十八年”!

    也就是說,黃金沒得價值了。

    截一段哈佛大學經濟研究者富朗克的研究數字,好讓大家理解這段幾乎沒什麼人關注的黃金迷失歷史。

    金價從1980年1月20日的歷史高位850美元計,到1988年年底,美元金價已跌去62%。在亞洲經濟最發達的東洋,若以日元計,這十年的金價跌幅最歷害,達75%。

    在這十年內,美國的通脹率升幅共達90%,以低通脹率見稱的東洋也在20%的水平,而黃金的這段走勢說明它沒有抗拒通脹的能力,黃金不僅不能增值,反而賠錢!

    至此,黃金從“保值商品”名錄上,徹底除名。

    八十年代的黃金髮展過程,又衍生出兩大社會效應,帶著黃金繼續墜入九十年代深淵。

    其一是,“黃金是垃圾”的觀點,已經不僅僅是個人觀點,已經影響到國家外匯儲備。

    其二是,華約的崩塌,導致美元強勢,“現金為王”的觀點甚囂塵上。

    這兩大觀點,相輔相成,最直觀的後果就是“美元橫行霸市,黃金無人問津”!

    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不再以黃金為平衡美元的工具,而是直接選擇美元儲備為主體,由此引發國家倒賣儲備金風潮。典型的例子是1990年蘇盟一次性倒賣18噸黃金;1991年英國央行一次性出售27噸,換取美元;精明如瑞士央行,也在三年內估售一千三百噸左右黃金。

    最嚴重的莫過於1999年,全球各國央行及重要大銀行,合計倒賣黃金三千噸,這給金市帶來災難性影響,金價跌至251.9美元的二十年曆史最低價。

    哈佛大學經濟研究者富朗克在研究“金價沉淪十八年”時,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黃金無用,是美聯儲有組織有計劃的在全球範圍內的行動。

    他認為,黃金在八十年代的波動,可能屬於市場供需不平衡,但是進入九十年代之後金價的變化,絕對與美聯儲推行“全球唯一強勢貨幣”的美元政策,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將黃金踩入泥潭,美元就成為唯一的全球貨幣!

    那麼,黃金是什麼時候翻身的呢?

    911事件,讓全球很多國家、很多機構,突然意識到,美國並非天堂之國,“美元唯一”並不保險,於是,各國央行又開始轉入“吸納黃金”的政策當中。

    2001年,黃金價位一舉突破到1032.55美元每盎司。

    此後,黃金的寒冬退去,它的身上,再度閃現原本的輝煌色彩!

    這十八年中,沒人能知道,香江盧氏家族悄無聲息的吸納了多少黃金。

    連盧燦自己也不知道,他只知道邁歪金礦和米米卡礦業,以及澳洲和巴西的兩大銅伴生金礦,原本屬於盧家那份的黃金,一分錢沒賣,全部存入專門列出存放黃金的盧家一號秘庫中。

    至於貴金屬交易市場及納德軒首飾用金,全部是礦業公司委託銷售的那部分。

    知道詳細數目的,是持有沙田地下一號秘庫鑰匙的盧嘉錫,田樂群,還有王鼎新王大柱父子。

    2002年,國內加入吸納黃金作為儲備金的大潮,中銀香江作為談判代表,試探著詢問盧家是否有足夠的黃金出售。盧家沒打一點嗑嘣,以840美元每盎司的價格,一次性秘密通過中銀香江,向國內出售總價值五十億美元的黃金,約合168.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