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422章 洛林銀行

 大華銀行如果能收購盧森堡洛林銀行,兩兩互補,意味著他們初步完成歐洲重點金融區的佈局。

 洛林銀行之所以出售,並非經營不善,而是基於國際形勢,迫不得已。

 盧森堡大公國太小,其資本體量,完全不足以讓自己在歐洲叢林生存,報團取暖才是生存之道。因此,從二十年代開始,盧森堡就採取與比利時結成貨幣聯盟,兩國貨幣即盧森堡法郎和比利時法郎等值,在兩國可以互相流通。

 1958年,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三個國家,又創立了荷比盧經濟聯盟,規定以荷蘭盾為一方,以比利時法郎和盧森堡法郎為另一方,雙方比價的變動需經三個夥伴國協商一致。

 這種方法,能有效抗衡法國、德國以及英國對他們三個國家的經濟干擾。

 荷比盧經濟聯盟一直運行的很好,維持住三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穩定運行。

 但是,七十年代的經濟危機橫掃歐洲,讓這一聯盟蚌埠住了。比利時為了推動本國產品出口,1982年5月,未經盧森堡與荷蘭的同意,單方面決定比利時法郎貶值。

 兩個月後,荷蘭盾扛不住,也追隨比利時法郎的腳步,開始貶值。

 盧森堡大公國,一下子懵了。

 比利時和荷蘭,面積夠大,商品產能不錯,確實可以通過貨幣貶值促進商品出口,從而增加國內就業,緩和國內消費不足所帶來的經濟壓力。

 但是,盧森堡地域狹小,產能不足,根本就不是出口型國家!

 所以,盧森堡法郎根本就不歡迎貶值!

 大難臨頭,兩位老大哥自顧自,盧森堡欲哭無淚,毫無辦法。

 荷比盧經濟聯盟成為一紙空文,三國之間的關係,也變得緊張起來。

 與此同時,盧森堡法郎匯率變得極其不穩定,短短兩年時間,對法國法郎和西德馬克,都出現大幅度貶值——這讓盧森堡法郎變得越來越不值錢,這可不是盧森堡希望看到的結果。

 這輪“被動貶值”,讓盧森堡很多原本經營很不錯的企業,面臨嚴重的債務危機!

 包括金融機構,如洛林銀行。

 舉個簡單例子,原有儲戶在德國洛林銀行存入100西德馬克,洛林銀行只需要以100盧森堡法郎支付,但是,匯率降低之後,客戶再來取錢,洛林銀行需要支付120盧森堡法郎給對方。

 平白無故的,就損失掉二十盧森堡法郎!

 洛林銀行規模不大,扛不住這種看不到盡頭的損失,以至於維納爾家族生出將銀行出售的念頭。

 至於說大華銀行接手洛林銀行,就無需考慮盧森堡法郎貶值一事,大華銀行資本雄厚,可以直接使用美元結算,也就不存在太大風險——風險還是有的。

 等盧燦抵達德方斯新區的蒙特尼克託酒店時,錢偉、安德烈已經在大廳等候,見到溫碧玉,兩人都有些詫異,不過,也沒說什麼。

 兩人身邊,還站著幾人,其中一位四十多歲的黑髮白膚,笑容殷切地迎了上來,“盧先生,歡迎你的到訪!”

 這位就是洛林銀行主席皮耶羅·維納爾。

 他還有另一層身份——盧森堡大公國現任首相皮埃爾·維納爾的親弟弟。

 維納爾家族,在盧森堡很有影響力,這也是盧燦考慮赴宴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