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494章 盧家二房

 這又體現了博物館收藏與個人收藏的差異:博物館收藏一般不太注重物件的增值效果,更看重文化性;個人收藏必須要考慮藏品的增值前景。

 盧燦,在不知不覺中,向博物館收藏方向轉變。

 不是壞事!

 這代表他的收藏心性,正在沉澱,興許有一天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這套樂伎俑,讓盧燦看得入迷。

 現在已經確定,這是隋末初唐時期的樂伎俑,而且是一套立部伎樂隊。

 沒錯,唐朝時就有專門的樂隊,有樂伎,有歌伎,有舞伎,分工明確。

 盧燦之所以如此判定,並不僅僅是因為土鏽、釉面等原因,還因為女裝的時代特徵。

 譬如這位持鈸女伎,面頰與身軀較清瘦,穿著窄袖襦衫與及腰豎條紋長裙,這些都是隋末至初唐婦女形象與服飾的典型特徵,伎樂人尤其如此。

 同樣,盧燦也有遺憾,這套樂伎俑並非完整,至少缺了一件聲部的主力軍——鼓伎。

 鼓為樂隊之魂,鼓是啟奏(開始)及排奏(高點)的伴奏樂器,還是點奏(節拍)的指揮者。隋唐時期,娛樂業極為發達,各種樂隊層出不窮,所有樂隊都不會缺少鼓伎。

 眼前這套樂伎俑,沒有鼓伎陶俑,終究是個缺憾。

 就在盧燦既欣賞又遺憾時,陳玉階帶著葛士翹等人上樓,見他趴在貨櫃邊盯著樂伎俑,便笑著說道,“盧老闆眼睛真尖,這可是我前幾年逛斗門市場,淘來的唐代彩陶俑,雖然不值幾個錢,可一直很喜歡。怎麼,您也看上了?”

 老頭子籌錢順利,連帶著心情也好一些,話語中又帶出古董店銷售的行話特點——自抬身價。

 盧燦笑眯眯看了他一眼,呵呵一笑,“是嘛……我怎麼覺得這套樂伎俑殘了?鼓伎俑該不會被陳老闆藏起來了吧?陳老闆要收藏怎麼也該收藏一套完整的吧?”

 陳玉階一愣。

 雖然一直聽說盧燦的傳奇事蹟,並被業內譽為“香江文博第一人”,事實上他沒和盧燦打過交道,一直潛意識認為這是媒體看在盧家財富的份上的“吹噓”。

 這會兒,盧燦直接指出這套樂伎俑的不足,讓他開了眼。

 他在斗門市場買下這套樂伎俑時,其實上當了。買回來之後,他師兄仇焱之當時還沒過世,有一次來做客,偶然看到這套唐代樂伎俑,指出“缺鼓伎俑”,他才明白過來,自己“買貴”了。

 盧燦只是見一面,就指出這套陶俑缺件,著實讓他很是吃驚。

 得,行家面前,也別扯了,他苦笑搖頭,擺擺手,“盧老闆好眼力,好見識,這套陶俑,反正也要處理,交給識貨之人,最合適。四千港紙,您……帶走吧。”

 要價很合適,盧燦示意夥計,將陶俑包裝起來。

 “盧先生,我看看,可以嗎?”伍佳恩從人群中走出來,伸手欲試。

 盧燦伸手壓住她的手掌,“傑恩,你……的長輩沒告訴你,冥器這種東西,女性少碰嗎?”

 伍佳恩一怔,她還真沒聽過這種說法,回頭看了看陳玉階。

 陳玉階微笑點頭,“是有這種說法,不夠……現在的人,已經不怎麼講究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