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783章 大夏金幣

 如果從現場鑑定的穩妥性來講,他說這些已經足夠,再多說,容易起糾紛。畢竟,這檔節目會有電視錄播,說多了,即便現場不出問題,事後可能也有人揪小辮子。

 可事實上,臺上坐著的都是鑑定方面大拿,都很清楚,勒維爾的鑑定結果,並不詳細,也不具有說服力。譬如最關鍵的因素——金幣正面的國王像是誰?他就沒有指出來。

 這容易出問題的。

 果然,這位巴基斯坦裔中年人,眉頭微皺,兩三秒鐘後,又笑著追問,“幾位老師……能說得詳細一些嗎?我也找人問過,知道這是古希臘金幣,只是再多的信息,就沒人告訴我……”

 這句話很有殺傷力!

 可以理解為……鑑寶大會的鑑定師也就這水平?跟我自己找的普通鑑定師,強不到哪兒去嘛!

 金幣又從陳偉、勒維爾、安泰富三人手中轉了一圈,彼此望了一眼,三人又選擇沉默以對。可能三人中有人認出這枚金幣,但是,面對電視臺攝像機,誰也不敢說自己估猜的結果——萬一不準確,誰說話誰難看,其背後的機構更丟臉。

 於是,場面變得有些尷尬。

 主持人都已經在旁邊絮絮叨叨的開始圓話了。盧燦對他伸伸手,將話筒要過來,一手拿著話筒,另一手兩指夾著金幣,笑著介紹,“剛才勒維爾總監說的很準確,這是一枚公元前兩百年到公元前一百五十年這一時間範圍內,古希臘鑄造的金幣。如果要說的更具體一點,這枚金幣是張騫出使西域時所記錄的‘大夏國’金幣。金幣上的人像,是大夏國,也就是印度——巴克特里亞王國當時的國王,德米特里烏斯一世的頭像。”

 “大夏國?”主持人適時表示驚訝。

 “對,大夏國是中國的稱呼,在西方歷史上,它的準確名稱是印度——巴克特里亞王國,又叫中亞希臘王國。其範圍,在今天的帕米爾高原西部,也就是回疆的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東北部這一大片區域,首都名叫藍氏城。”

 “大夏國建立於亞歷山大三世東征時期,時間在公元前三百二十年左右,覆滅在公元前一百四十五年,被匈奴驅趕到中亞的大月氏王國所剿滅。但這個國建並沒有完全剿滅,其後人不斷往印度南部遷移,譬如印度——希臘王國,就是這個國家的傳承國,一直延續到公元一世紀才徹底滅亡。”

 盧燦的解釋,相對而言,就非常嚴謹。

 “古希臘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打到亞洲?打到中國隔壁?”盧燦的聲音隨著話筒傳到會場各個角落,瞬間引起巨大反響,不少人質問——古希臘這麼猛?!

 真的很猛啊!

 印度人的雅利安血統,幾乎就來自於這一時期,不僅如此,在中國影響力深遠的佛教,與古希臘人有著莫大關係,包括釋迦摩尼,如果考證血統的話,也是歐洲後裔!

 只是這話盧燦可不敢在會上亂說,會引發不可預估的輿論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