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943章 偶然播種

 此時的地壇書市還不是“市”,指的是在齋宮和鐘樓之間的那一小片攤位,與兜售服裝、玩具、電子錶、古董古玩的,混在一起,是早期地壇廟會特意設置的“自由攤位”。

 這片自由攤位是組織方東城區文化館贈送給地壇公園年票持有者的福利,也就是說,持有公園年票的人進來擺攤,不用支付租賃費。

 那些地壇公園年票持有者多是退休老頭子老太太,哪有什麼東西可賣?多數拿點舊書,權當來公園溜腿順便賺點零花。

 沒曾想,去年廟會上,這些舊書賣得挺好。

 頓時引來不少精明商人的關注,他們開始大肆收購地壇公園年票——地壇公園年票的售賣,截止於1981年5月,此後只售賣月票和當日票兩種,而這兩種票證不具備擺攤資格。

 為此,還造成地壇公園年票票證價格的突然飆升,同時也攤薄地壇廟會組織方的利潤。

 也因此,這一政策只實施四年時間,等到地壇廟會採取攤位競價購買時,就被組織方以“不利於管理、影響市容”的名義,完全取消。

 那些手中持有大量地壇公園年票的商人,自然不樂意,雙方鬧了起來,最後,東城區文化主管部門和地壇公園承諾,另外成立正規的“地壇書市”,這一事件才告一段落。

 可以說,這一小片自由攤位所引發的風波,就是促進“地壇書市”開設的內因。

 探索事件的起源,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當然,盧燦此時沒心情探索地壇書市與這片雜亂攤位之間的關係,他的目光落在一件筆擱上。

 所謂筆擱,就是筆架,文房用品之一,文人墨客書寫作畫時擱筆的文具,與筆架山同類。

 二者的區別在於,筆架山通常為山形,而筆擱通常為造物型,像龜擱、駝擱、蛇擱、龍擱、貓擱、琴擱等,特點是“趴件”,拱形部位有凹槽,以小件為主。

 眼前這件筆擱為銅質,雙螭龍尾部互挽,各有三足著地一足縮在腹部,雙龍頭部回望,整體呈“虛橢圓”形,龍身起伏,形成擱谷。

 盧燦蹲在攤位面前,拿起這件雙螭龍筆擱,整件作品,龍身黃亮,包漿厚重,足部以及腹部縫隙,有些綠意,造型端莊雅緻,頗為不俗,好東西!

 “問個價?”盧燦手握著筆擱,對面前的老者笑笑。

 攤主是一位六七十歲的戴老花鏡男人,有點像工廠退休的工程師——同為知識分子,工程師屬於常年被“壓迫”的對象,氣質上要比大學教授或者文化研究者更內斂,不張揚。

 呃,通俗說,就是有點“窩囊氣”。

 攤位上除了這件筆擱,還有幾件文房四寶,邊角處摞著兩摞舊書。書籍盧燦還沒看,其它幾件東西了一眼,雖然價值一般,可都是清末民初的真傢伙。

 應該是老者自己的書房用品,也不知為啥要售賣。

 “一千……二。”老者看了看盧燦,又瞅了眼身邊幾人,似乎在琢磨盧燦幾人是不是真正買家,猶豫片刻後,報出一個價格。沒等盧燦說話,他又緊著介紹,“不是我多要……你拿的那個筆架,是明代的老東西,文物店收的話,也要一千。要不是……我真捨不得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