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021章 霍家之事

 盧燦根本沒想到,自己只是想要找一份“合適的禮物”,結果鬧得規格很高……

 這兩章的內容比較敏感,簡單說說事件後續,權當收尾。

 歷史上《血戰臺兒莊》這部電影在1986年5月底已經完成拍攝,等剪輯配音工作全部完成,大約是十月送審,是年12月全國上映,取得2.7億票房的佳績。

 港島上映的運作機構是銀都,時間在1988年,港島總票房為343萬港幣。

 縱橫傳媒的介入,導致這一進程驟然加快,9月底完成成片工作,再邀請謝忠侯出面——此人的職位有點類似於新華香江分社社長,在志清誕辰百年紀念之前,將拷貝運作到臺北進行內部公映。

 由於盧燦的亂入,整個進程比原本的歷史進程,提早兩年。

 至於該片帶來什麼樣的時局變化,連盧燦也無法預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份禮物非常合適!

 另外,徐奉因為促成此事,再立新功。

 ………………

 鄭志強攢局,貨品不錯,但盧燦沒出手,以溫碧玉的名義買下兩件。

 一件是宋代石觀音像,送給溫碧玉的母親,她信佛。

 另一件是明代漳州東溪窯米黃釉三足圓鼎。

 “東溪窯”是明清時期興盛的一座專門為出口瓷器所建的民窯,位於福建漳州南靖和華安兩縣交界處,是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蹟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溪窯以青瓷為主,米黃釉泛青系算是東溪窯青瓷系列中的頂級品。

 重點說一句,在八十年代可還沒有發現東溪窯窯址,很多行內人都不知道東溪窯的存在。譬如鄭志強團隊,在標註瓷器說明時,寫成“壽州窯出品”。

 壽州窯是位於安徽淮南境內的一座民窯,以米黃釉為特色,但壽州窯盛行於隋唐時期,到明清時代已經完全沒落,其偶有出產的米黃釉瓷器,根本不能和受外貿經濟刺激的東溪窯瓷器相提並論。

 算是一個小漏。

 而且,盧燦打算將這款瓷器放在虎博,另立專題考古,主打“東溪窯研究”,機會合適時,再聯合國內文博機構,去南靖考古。

 這就是古董的文化價值外延。

 兩件貨品,都不是生坑貨。

 許胖子訂了九件,同樣沒有涉及生坑,即便日後鄭志強事發,也能置身事外。

 當晚展出的三百餘件物品,幾乎都售賣出去。盧燦估計,傅咖喱和鄭志強這一局至少收入千萬港紙。在送客人出門時,兩人笑得合不攏嘴。

 踏上遠洋號後,盧燦的第一句話就是叮囑許佳聞,“胖子,這兩人……以後不要打交道。”

 許胖子出奇的沒有回懟,而是贊同的點點頭,“確實!膽大包天,連生坑的東西都直接擺上暗標臺!這次攢局成功,以後怕是越來越猖狂,總有一天會翻車!”

 能有這種認識,很好。

 ………………

 陳起宗來電話,約定七月十二日週六在粉嶺高爾夫球場,舉行香江會合夥人臨時見面會。

 之所以後延了將近一週,陳起宗的解釋是……大家都很忙。

 趙從衍老爺子在比利時,陳嬋玉夫婦在澳洲,霍老最近忙於國內投資,四叔與恆隆陳家正在公關吉隆坡和曼谷的公共設施招標項目,想要臨時安排聚一聚,幾乎不可能,只能往後順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