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1.17章 群體,一個證明的機會。

    這個湖畔顯然是以前的人工湖,因為在湖面中間上小島上豎立著一塊顯然是大江大河中才有的大鵝卵石。哦,這過去應該是人類的公園,現在看不出來了,怪獸還在匯聚,而衛鏗集群呢?

    ……

    集群在後方也進行了一場自我心靈的整肅。

    前方几箇中隊已經緊密的團結起來,那是因為在直面風險,衛鏗們沒腦子想別的。臨近考試的衛鏗學習效率是最高的。

    而在後方呢,雖然邏輯上絕對認可,對前沿的自己進行支援是必要的,但是內心中一些猶豫,一些膽怯,還有一些自我僥倖,是難以避免的。

    而真正的軍隊,應當是每一個個體肯為集體的勝利,隨時準備犧牲的。

    當然,衛鏗是懂自己的,面對這樣的自己組成的集體,有衛鏗會站出來點破這個隱患。而點破的方式!可以很直接。

    申請了發言後,通訊組的衛鏗18主動來到了自己的集群面前,進行動員。

    這個衛鏗面色很艱難,但是最終豁出來,打開了內心最隱秘的事情,開始了這一世第一次的自我洞悉:“各位,大家都是一樣的思維,都是衛鏗,那麼都應該知道,作為個體,並不重要的一個個體,孤立無援,被群體所排斥的感覺!這輩子我們想忘掉一些事情,放掉一些包袱,努力不走錯了路。

    但是現在,我們成為了群體!來到了這個惡劣環境中。

    作為群體,我們要給自己看看!如果一個社會對每一個個人生存的基礎必要條件,不忽略,不放棄,盡一切可能在所有方面上,盡底線的責任和義務,是不是能讓一切有另一個發展方向。”

    而這些話,讓原本眼神都不統一的衛鏗,突然間齊刷刷地看向這個發聲的自己,再然後,看到周圍所有自己都一樣的動作,明白,每一個自己都是一樣的。

    一樣的思維,一樣的意志,相同共鳴點!統一瞬間完成。

    如同星火燎原後,接下來,一個個衛鏗開始針對自己的崗位自覺行動。

    我,12隊,以我基準列隊。預備整合附近可用樹木物資。

    我,7隊,以我為基準。快速收集火堆的粉末,——尋找乾燥的大樹葉。(這是準備簡易的煙霧掩護。)

    ……

    衛鏗的社會觀:社會最可怕的就是,群體離散後開始逐個忽略,今天可以忽略你的吃飯,明天就會忽略我的喝水。而大後天,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殘缺的社會中,被某些舉著大目標的人,作為可消耗的零件和潤滑油驅動著。

    二戰島國,為了防止美國大兵隨意xx,政府徵召部分從事風塵事業的女人去填補佔領軍的慾望。讓大部分民眾不用擔心,而大部分島國民眾會感恩那些女人嘛?不,不會感恩,會忽略,會認為“她們本來就是這個職業的,政客既然選擇了這個方法,那麼就默認吧”。

    甚至,整個社會對這些被選中去填坑的個體,存在著自我可以保全的優越感。當填坑的個體發出聲音的時候,其更會像聞到血腥的蒼蠅一樣,上去施以各類軟暴力,硬漠視,來滿足群體的施暴感覺。

    因此其文化中流淌了這樣的毒:認為自己可以在災難面前膽怯,而他人就是幹這個事的,就是這個命!這個流毒隨著其經濟一段時間爆炸發展,然後隨著文化傳播,朝著整個東亞擴散,東亞各國社會變革程度不同,免疫程度也大不相同,但是毫無疑問都受到了影響。

    此毒為“漠視”,

    中毒後社會症狀:只要當痛苦的是他人,那麼就儘量麻醉,只要責任總有人來抗,那就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社會本該如此給每個人完成了分配。

    關於這樣的社會中毒現象給自己帶來的痛苦,衛鏗還沒有來得及忘掉,時間尚未沖淡傷痛。

    明明是剝削,還非說是在“造就你”,還很好奇的質問“為什麼缺少了感恩,缺少奮鬥”,開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代表社會反思“這一代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而衛鏗,因為還沒來得及忘掉,因為自己群體內還不是“中毒”的不可救藥者,因為現在自己群體內還沒有階級。

    那麼,不妨現在證明一下,自己可以動員自己組成的社會,可以不遵循某些“理所當然”。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