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丹霞子 作品

第15章 壓力有點大

    當然了,被殺的都是不好好下蛋,工作不努力的。

    凡是好好下蛋,工作非常努力的都會被留著下蛋,不會上桌變身為雞湯的。

    家裡的雞下蛋多了,奶奶的手就鬆了,上學的孩子就三天二天的混個雞蛋打打牙祭。

    至於碰到老許這樣長臉的好成績,自然有權利多享受幾個雞蛋了。

    幾天後的早晨,老許正在院子裡刷牙,老爸在豬圈突然叫他。

    走到豬圈旁,果然老許剛過來時見到的那兩頭營養不良、渾身皮毛髮紅的半殼子已吃得身高體胖、毛皮黑亮,一打眼體重在二百六、七十斤以上。

    其它後面抓的四頭小豬餵了兩個多月也胖頭胖腦,精神十足地在那搖頭晃腦,像當時已餵了半年多的豬,毛重也在百八十斤左右了。

    好牧草加上高蛋白的蚯蚓,雙重夾擊之下,家裡的豬長得飛快。

    一般的地方養豬不賺錢,這一點也不奇怪。

    當時種花國的農村收穫糧食不多,不少地方農民連吃飯都有點小問題,哪來的餘糧餵豬!

    國家為了完成每年的生豬收購任務,鼓勵農民喂一頭豬補助飼料200斤,如喂得多售豬後,再獎勵每頭豬230斤飼料。

    而所謂的飼料也是70%的穀糠、稻殼輔以30%的碎糧,不會餵豬的人家一年下來連老本都要貼進去。

    所以當時有的時候養豬任務各大隊攤不下去,就以完成任務喂“愛國豬”硬性攤派,實在不行就抓鬮,運氣不好就怨自己命苦。

    有經驗的多采用先期吊架子後期催肥的辦法,即前五、六個月草多料少瞎喂哄豬;豬架長成後後幾個月草少料多催肥;賣豬的當天塞進去十幾斤純糧飼料充體重。

    導致一頭豬從出生到催肥需要10—12個月,體重平均才150斤左右,背膘厚達4釐米,肥肉達到60%以上。

    放在九十年代這樣的肉是沒人要的,但當時的收購標準卻是體重越大,肥膘越厚,等級就越高,價錢就越貴,獎勵糧越多。

    而老許家用牧草和蚯蚓就不一樣了,飼料蛋白多質量高,早期發育快,長膘快,肥肉還少,從小豬到出欄時間僅為五、六個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