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LL 作品

第356章 是誤會,還是新的化學?

    可控核聚變?!

    這聽起來確實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話題。

    聽到克利青教授提到了這件事情,陸舟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可以進去參觀嗎?”

    克利青教授笑了笑,欣然說道:“如果你感興趣的話,當然沒問題。”

    跟隨著著克利青教授的腳步,陸舟踏入了這座建築的內部。

    原本他以為這裡是什麼保密級別很高的地方,結果克利青教授只是拿著自己的工作卡片在門禁上刷了一下,然後便帶著他很輕鬆地進去了。

    注意到了陸舟困惑的視線,克利青教授笑了笑說道:“這沒什麼好保密的,關於它的論文,你甚至能在燧石圖書館的數據庫中檢索到。至於門禁,主要是為了防止閒雜人員進來,最近柏林的治安問題很嚴重。”

    陸舟開玩笑道。“我還以為是什麼機密重地。”

    克利青教授哈哈笑道:“機密重地?放心吧,那種地方別說是你了,我自己都進不去。”

    與大多數地攤文學上圍繞核聚變技術描述的陰謀論恰好相反,各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合作研究中雖然也有開小灶搞私活兒,但取得的大多數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公開的。

    根據06年11月在巴黎簽署的iter協議,每一屆的國際聚變能大會上,各國的研究團隊都會就最新的研究進展進行彙報。

    至於為什麼要合作研究,理由很簡單。

    因為這項工程的難度遠遠超越曼哈頓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以及阿波羅計劃等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一切科研工程,而最終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也根本不是某一國的科研能力就能夠獨自完成的。

    在這樣的前提下,閉門造車的收益遠遠不如積極參與到iter計劃,並在其中佔據主導權帶來的收益更大。

    比如由華國建造的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就在iter計劃項目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至於在項目成功之後的利益分配,那又是另外的博弈了。現在連解決眼前問題的影子都看不到,更別提那些在此之後的問題了。

    其實無論是託卡馬克,還是仿星器的設計,在理論上都不存在特別秘密的,而這也是克利青教授能夠帶陸舟進來參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