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LL 作品

第376章 He3原子探針技術 1/4

    在理論物理學界的前沿研究領域中,對於一個難以預測的混沌系統,比較常見的做法便是扔一顆粒子進去www..la

    通過對該粒子的觀察,間接對該系統進行觀察。

    事實上,陸舟提出這個實驗思路,很大程度上源於早些時候他在ern的工作經驗。

    如果將等離子體所在的整個體系看成一個被關在黑箱裡的檯球桌,將等離子體當做桌上的檯球,那麼再沒有什麼比朝著一個固定的方向“打一杆出去”,更適合摸清球桌上的情況了。

    至於這個被用來當做“白球”的粒子,再沒有比氦3更合適了。

    首先它的原子直徑足夠小,三由兩個質子和一箇中子構成,與氚的原子質量接近,原子核結構又更加穩定!不但從概率意義上儘可能避免了難以區分的多原子碰撞,而且更易於從等離子體中穿過。

    要達到氦3與氘發生聚變反應的溫度,至少得將現有的溫度和電磁場翻上一百倍才能滿足,所以哪怕是最終用在仿星器上,基本上也可以忽略掉氦三參與聚變反應這種情形。

    所以,用氦3來做這個實驗,是再合適不過了!

    考慮到整個等離子體體系中的粒子數量,一顆氦3原子對整個體系的擾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畢竟扔一顆原子進去對整個體系的影響,可要比插一根探針進去小多了!

    穿過等離子體的氦3原子會與體系中的粒子發生碰撞,碰撞中產生的電磁波作為“聲音”,被連接在裝置外側的觀測設備聽到,根據這些數據,可以分析出等離子體內的宏觀、微觀參量。

    而在此之後,穿過等離子體的氦3原子將與靶材料碰撞,反饋出撞擊數據的同時,從整個體系中脫離。

    只要連續不斷地對等離子體發射作為“探測器”的氦3原子,再收集碰撞產生的電磁波數據,以及靶材料上收集到的撞擊數據,陸舟有信心可以通過數學的方法,間接分析出氦3在等離子系統中受到的擾動,從而間接反推出系統本身的各項屬性。

    如果這麼說過於抽象的話,可以做個簡單的類比。

    我們測量水的折射率,如果直接以水本身為研究對象,整個實驗毫無疑問是複雜的。但如果將一束光射入水中,通過觀察光與界面夾角的變化來計算折射率,整個實驗會變得簡單許多。

    而陸舟的實驗思路,便是將氦3粒子,作為射入等離子體的那道光!

    “……我們只需要在仿星器的第一壁上,設置一塊巴掌大的靶材料,用來捕捉從原子槍發射的氦3粒子,就能通過記錄發射週期內氦3與氚原子碰撞發出的電磁波信號、以及最終氦3撞擊靶材時的攜帶能量、撞擊角動量等等數據,間接分析高溫壓狀態下等離子體攜帶的數據!”

    “我暫且不說這能不能做到,”盯著陸舟,拉澤爾松教授認真地說道,“你確定有了這些數據,處理的了它們嗎?如果我們發射n顆粒子,涉及到的變量將超過n的n次方不只!而且還要考慮到等離子體本身受磁場的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