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LL 作品

第678章 經費下來了!

    航天飛機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是由來已久了。

    從六十年代美國完成阿波羅計劃之後,便將研發力量的重心放在了“可多次發射、維護簡單”的航天飛機上。而這場航天競賽中,蘇聯自然也是緊隨其後,先後弄出了暴風雪號、小鳥號等三架航天飛機,並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國自然不甘落後,相應的計劃也緊跟著出臺。

    比如當初的代號863-204的項目,也就是所謂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在項目招標的初期,國內的航天專家就為“航天飛機”的事情爆發過一場曠日許久的爭論。甚至於支持航天飛機的聲音曾經一度佔據了上風。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塵埃落定的時候,這份報告被送到了當時已經退居二線的錢老先生那裡。

    錢老先生看過了報告之後,只在上面批註了九個字,而也正是這短短的九個字,徹底改變了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航天飛機技術路線,也改變了華國航天事業的未來面貌。

    “應將飛船案也報中央。”

    現在回過頭去看,在當時做出這樣的取捨,無疑是正確的。

    航天飛機並非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般光鮮,就算是兩個“舉國之力”較勁的超級大國,也難以支撐人類對自由往返空天的夢想。

    以美國為例,哥倫比亞號的設計壽命20年/100次發射,但美國全部5架投入使用的航天飛機發射次數加起來才勉強超過了一百次,並且每次發射與維護的成本也遠高於設計之初的預估值。

    而蘇聯就更慘了,三架航天飛機分別發射過一次,九十年代之後更是飛都飛不起來,其中一臺測試機還被德國買去放在了博物館。

    與其這麼折騰,還不如干脆用火箭,好好研究研究怎麼把二級火箭收回來,成本未必就比成熟的航天飛機技術昂貴多少。

    然而,時代總是在變化的。

    如果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任何問題都是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的。

    航天飛機裝配中心。

    站在工業機器人的旁邊,帶著手套的陸舟從塑膠筐子裡撿起了一隻礦泉水瓶大小的金屬圓筒,拿在手中掂量了下,然後湊近了那金屬圓筒的端口,沿著那光潔的金屬表面仔細地端詳了起來。

    “怎麼感覺大了整整兩圈?”

    旁邊數控機床終端屏幕上,彈出來一串氣泡。

    小艾:【對不起主人!這已經是小艾能做到的最小尺寸了……qaq】

    陸舟:“別這樣,我又沒有怪你……你已經做的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