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 作品

第714章 神秘蟻巢(3)




    苯環的這個六邊形結構式非常經典,是德國化學家凱庫勒(kekule)於1865年提出的,他對苯的結構提出了一個設想,即碳鏈有可能頭尾連接起來成環。據凱庫勒本人的著作稱,他因夢見一條蛇首尾相接而受到啟發。凱庫勒結構式是當時眾多“苯環結構”中最滿意的一種,它成功地解釋了許多實驗事實。



    而在苯環邊上,是另一個較大的圖形,由一堆小方塊組成了一個頂部內凹的不規則矩形。這個表格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化學元素週期表,即便小方塊裡面的符號並不是主角熟悉的阿拉伯數字和26個英文字母。



    化學元素週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週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週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8族、0族。由於週期表能夠準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係,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範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化學元素週期表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被稱作是宇宙的源代碼。



    記得主角小時候看過一部科幻小說,說人類遇見了外星人,但是雙方語言有障礙無法溝通,就是靠著化學元素週期表開始進行一步步的語言翻譯的。這張元素週期表,也可謂是全宇宙通用的語言。



    又一個新挖掘出來的圖形,主角過去一看,是一個非常像電子雲的圖案,或許就是電子雲圖案。



    電子雲就是用小黑點疏密來表示空間各電子出現概率大小的一種圖形。電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間內作高速運動,其運動規律跟一般物體不同,它沒有明確的軌道。根據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觀測者不可能同時準確地測定出電子在某一時刻所處的位置和運動速度,也不能描畫出它的運動軌跡。因此,人們常用一種能夠表示電子在一定時間內在核外空間各處出現機會的模型來描述電子在核外的的運動。在這個模型裡,某個點附近的密度表示電子在該處出現的機會的大小。密度大的地方,表明電子在核外空間單位體積內出現的機會多;反之,則表明電子出現的機會少。由於這個模型很像在原子核外有一層疏密不等的“雲”,所以,人們形象地稱之為“電子雲”。它是1926年奧地利學者薛定諤在德布羅伊關係式的基礎上,對電子的運動做了適當的數學處理,提出了二階偏微分的的著名的薛定諤方程式,這個方程式的解,如果用三維座標以圖形表示的話,就是電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