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 作品

第2466章 宣告法

    1626年的春天,斐真王國迫切需要制定一個全新的戰略,從根本上平息這場發源於新大陸殖民地的暴亂,然而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戰略呢?

    議會上下兩院的“鷹派”人士,呼籲要求用更多的軍隊和更強大的艦隊進行更嚴格的控制;“鴿派”代表們則認為應該做出更多的讓步,化解殖民地某些具體的不滿,如有關稅收、海關、邊界爭端以及西部荒野的問題。

    最明智的策略應該是將這二者結合,運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將殖民地的“溫和派”與“激進派”分離開來。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這樣的方法應該是可以成功的。

    可惜,當時斐真國內的政治氣候不允許諾斯首相和他的內閣採取上述穩健政策,議會中的左右兩翼,都在他們身上施加了極大的壓力。

    左翼“公正黨”的代表威爾克斯先生在下院發表演說,公開表示同情殖民地的抗爭,針對“無代表不納稅”這一口號,他認為應該打個“補丁”,對斐真本土和殖民地一視同仁,將殖民地視為選區,允許殖民地派出代表進入下院擔任議員。

    打上這個“補丁”,就徹底消解了“無代表不納稅”這句口號的根基,國會可以更好地傾聽來自殖民地的訴求,並且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議事規則,哪怕殖民地出身的議員集體投出反對票,本土議員依舊可以投出壓倒性多數的贊成票,從而名正言順地在殖民地推行印花稅法案。

    威爾克斯先生的倡議,完美體現了“公正黨人”的施政綱領——把追求社會公正與平等視為最高理想。

    公正黨人曾有過一次短暫的執政經歷,但是並不成功。他們對社會公平的過分苛求,帶有太多理想主義色彩和浪漫情調,執政期間推出的很多政策,初衷很好,卻無法在複雜的現實環境中執行下去,或者在執行過程中變得荒腔走板,反而製造出更多的社會矛盾,最終黯然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