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 作品

第641章 失語術




    “失明”是接收視覺信號的器官(通常是眼睛)出了問題,“耳聾”則是接收聲波訊號的器官(通常是耳朵)出了故障,這兩種疾病可以歸為一類。



    但是“啞巴”不一樣。



    “聲帶”作為發聲器官,並非如眼睛和耳朵那樣被動接受外界訊號,而是通過震顫發聲,主動向外界傳遞聲波訊號。



    “主動”與“被動”,對應著兩種不同的法術構型,故而一個法術可以兼容“目盲”與“耳聾”,卻很難兼容“致啞”,如果非要把這個另類的效用容納進來,就要付出代價——更高的魔力上限,更高的法術階位。



    “目盲耳聾術”已經是一個優化到極致的2環法術,在不提升法術等級的前提下,根本擠不出足夠的魔力用於兼容“致啞”效果。



    經過充分的準備,喬安確立了自己的研發課題,並且將這個預想中的新法術命名為“失語術”,其功效就是使受術者喪失說話能力,淪為連一個完整音節也發不出的“啞巴”。



    相比“目盲耳聾術”,“失語術”似乎顯得很雞肋。



    在實戰中,把一個強大的敵人變成瞎子或者聾子,能夠有效削弱對方的戰鬥力,但是把人變成說不出話來的“啞巴”,有什麼意義?



    的確,讓一位強壯的戰士閉上嘴巴,並不會妨礙他揮劍殺人,但是喬安壓根就沒把這類人物作為自己的假想敵。



    他苦心發明“失語術”,主要是用來針對施法者!



    尤其是“法師”和“術士”這樣的奧術施法者,通常體質較為虛弱,對“失語術”的抵抗力也更弱,一旦被這個法術擊中就無法發聲吟詠咒文,除非對方擅長“法術默發”這樣的超魔技藝,否則就等於被徹底廢除了施法能力。



    如果自己的研發方案能夠實現,喬安認為“失語術”可以在實戰中起到“禁魔”作用,這個法術將比同級別的“目盲耳聾術”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