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宗宗主 作品

第151章 勸降的方式

    作為領導者,在用人當中,首要的是充分地瞭解每一個人,包括瞭解人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就是人們常說的要“知人”。

    知人才能善任,才能把每一個人都用到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才能做到人盡其才。

    正所謂“大匠無棄材,下尺各有施”。那種在用人當中習慣於把人一棍子打死,一眼就把人看透了、看癟了,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的做法,無論如何也是用不好人的。

    沒有無用之才,只有沒有用好的人才。這是很帶有哲學意味的一個用人思想。

    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常常會有人才閒置、人才浪費等等現象發生。發生這些現象,固然有用人體制、用人觀念等方面的原因,但也有作為用人者識才能力有限的原因,而且有時這種原因可能還是占主導地位的。

    黎漢明記得有這樣一句話:“當今最大的法不是憲法,而是領導對你的看法”。

    假如一個人一旦被他的上司形成某種不好的看法,那他要在上司手下翻過身來就實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有時可能要影響到自己一生的發展。

    事實上,不論是哪個單位,也不論單位大小,每一個人都有發揮作用的地方,之所以造成各種各樣人才使用上的不當,是因為我們的一些掌握著人的前途命運的人在用人的問題上摻雜了各種各樣的人為因素。

    比如,人員地域的因素、親疏遠近的因素、社會關係的因素、領導者個人喜好的因素、團團夥夥的因素等等。

    這樣才導致了常常有人心懷“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常常有人生出“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的無奈,常常有“小人得志便猖狂,英雄失意眼茫茫”的窘迫。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沒有哪個人是無所不能的,也沒有哪個人是無所不成的。

    觀察一個人、使用一個人,要從大處著眼,看其主流,用其所長。既不能把自己當標尺去衡量別人,這樣就會感到人人不如己,事事不如意,被你衡量的人也就變得一無是處了。

    也不能要求人人都是一個樣,用事先做好的標尺去量人,用事先定好的框框去套人,如此選擇出來的人將都是完人。

    一番暢聊,楊遇春也慢慢改變了對黎漢明這個叛將首領的看法,如今看來,這遵義匪軍等不聲不響的成長到如今這般地步,眼前這人絕對功不可沒。

    聊著聊著,黎漢明趁機問道:“不知楊將軍對當今天下的局勢怎麼看?”

    楊遇春聞言頓時沉默了下來,好一會兒後才抿了抿嘴說道:“從大方向來說,世界各國爭雄,我大清已是岌岌可危;往小了說,各地叛亂不斷,朝廷只會越來越羸弱。”

    雖然不想承認,但楊遇春知道事實究竟如何,不管是平定臺灣,還是平定吐蕃廓爾喀,其中不乏都有洋夷的身影。

    楊遇春也知道,如今大清雖然表面上是盛世之象,實則早已腐朽不堪了,從各地的叛亂就能看出。

    長此以往,楊遇春估計,就算沒有內部叛亂,外部的洋夷也能朝廷自顧不暇。

    只是朝廷的尿性楊遇春也知道,對漢人向來以打壓為主,更別說重視漢人的意見了。

    黎漢明聞言點了點頭,站起身來走到書桌後面指著牆上的全國局勢圖說道道:“楊將軍昏睡日久,對當下的局勢可能有所不知,楊將軍請看,這便是當前最新的全國局勢圖。”

    楊遇春聞言連忙起身,來到書桌前抬頭看去。

    黎漢明見狀也一邊解釋道:“先從最南邊說起,貴州除了黎平、鎮遠等地外,其他各地已盡皆被我們紅旗軍與南籠義軍瓜分殆盡。”

    “此外,廣西的泗城府、百色廳以及雲南的曲靖府、廣西州、廣南府也已落入了南籠義軍之手,據我所知,雲南府便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聽到這兒,楊遇春頓時深吸一口氣,沒想到,一直不起眼的南籠叛軍,如今竟然也成長到這般境地了。

    見到楊遇春震驚的樣子,黎漢明頓時笑了笑,正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王阿從可謂是完全照搬黎漢明的模式,現在更是又是訓練新軍又是建造工坊區的,表面上來看,已經和黎漢明這裡基本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