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宗宗主 作品

第158章 大能雲集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冬雨,更像一位吝嗇的財主,總是吝嗇的留著雨水,不願讓大地接受雨水的洗禮。即使心情不快時,亦只是揮落點點滴滴的小雨,夾雜著冬日的寒風,打到人身上,感到冰冷刺骨,有著說不出的寒意。

    昏昏沉沉的天,細雨漫天,眼前的風景都蒙上了一層簾幕,叫人看得不真切。

    簾幕中的水泥路上,一輛輛馬車排成一條長龍正穩步的朝著遵義趕去,馬蹄踏著水泥道路的清脆聲音讓同車的袁枚和席佩蘭同時探出腦袋看向地面。

    “先生,這水泥路真神奇,下雨天竟然一點都不泥濘,看上去比比江寧的青磚路還有好。”席佩蘭一邊說著一邊將車窗簾拉開小小的縫隙,通過縫隙看向這個陌生的地方。

    袁枚聞言點了點頭,接著他看向路上趕路的百姓,就算是下雨天,在百姓的身上都穿著乾淨整潔的衣服,百姓們的面容也都紅潤豐滿,顯然這裡的生活不錯。

    “還有這馬車也不一樣,在這樣的路上行駛,竟一點也感覺不到顛簸。”席佩蘭放心車窗簾後坐正身子自顧自的說道。

    在古代馬車一直是人們代步得工具,而且在日常勞作或者運輸貨物時,古人都會用到馬車。

    而在鐵路運輸還沒有出來之前,黎漢明要大力發展陸路運輸,就必須得得把載重更大,行駛更穩的四輪馬車給改進一下。

    其實四輪馬車在宋代便已有之,但是古人在使用馬車時普遍是使用兩輪馬車,相比較於四輪馬車,兩輪馬車可能比四輪馬車得穩定性要差一些,若是作為代步工具的話四輪馬車好像使用起來更加舒適一些但是古人卻一直堅持選擇使用兩輪馬車,只有在極少數特殊得情況下才會使用四輪馬車。

    究其原因,古代人們使用得馬車都是木製的,而馬車的車輪和車轍自然而然也是木製的,所以馬車在使用時面對泥濘的道路行走起來還是很吃力的,相比較於四輪馬車兩輪馬車在這樣的路上行走起來要更為快速。

    想一想,為什麼秦始皇統一以後要“書同文、車同軌”,車同軌為什麼擺在和書同文同樣重要的地步?

    因為中國沒有足夠方便廉價的火山灰來源,搞不了火山灰土水泥,也就搞不了平整的硬化路面。所以中國古代的道路都是土的,幾乎沒有硬化路面,就算夯土,季風氣候下很容易就泡軟了。

    所以古代中國的土路,必然是要被車輪壓出轍,也就是說,路面不是平的,而是每條車道都有兩條壓出來的車轍。

    車同軌實現車軸長度和車輪尺寸統一,那麼大家的輪子都在這兩道溝裡跑。

    如果車軸長度和車輪尺寸不統一,那必然是跑著跑著一邊輪子下進溝裡一邊還在路面沒有壓凹下去的地方,兩邊不一樣高,那就要翻車啊,車同軌實現了道路運輸的方便化安全化。

    就算到了現代,邊遠鄉下的一些沒有硬化的馬路上已然可以見到打車碾過的兩條車轍,更別說古代了。

    至於一些人口嗨說的古代中國沒法解決轉向的技術問題,西方四輪馬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其實又不復雜,古代中國在水運機械上有的是類似的結構。

    但是為什麼不普及到馬車上,就因為路面上這車轍的溝啊。

    四輪馬車前輪轉向裝置本質上就是在一個水平活動的立軸上進行連接,立軸解決了水平方向的轉動問題。

    路要是不平,坑窪凸起之處,左右輪高度不一致,很容易把你這個立軸給顛簸損壞了,縱向開裂,然後四輪馬車就前後斷做兩節了。

    需要乃發明之母,發明不是從天才頭腦裡蹦出來的,絕大多數科技發明都是因為有社會上存在這種需要,滿足這種“需要“能得到獎勵,才促使人們去不斷改進,才最終普及。

    而如今黎漢明弄出了水泥,硬化了路面,四輪馬車自然而然的應運而生了,黎漢明在其中只是起了一個引導的作用。

    技術並不難,難的是適用,是需要!

    袁枚挑著窗簾看了好一會兒後才放下坐直身子嘆了一口氣說道:“從這一路來的見聞,這裡朝廷是再也回不來了。這裡比朝廷更像朝廷,你說得對,這天下恐怕真的要易主了。”

    ..........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今天到來的雖然都是大拿,但因為下雨的緣故,黎漢明沒有出城迎接,而是站在城頭翹首以盼。

    黎漢明雖然可以直接在客棧等待,但是為了以示尊重,他還是覺得有必要到城門迎接一趟。

    見到車隊到來後,黎漢明才撐著傘下了城牆走出城去迎接。

    城門越發近了,這時袁枚等人才看清城門前的景象,一個穿著藍色圓領寬袖漢服的青年正站在城門前迎接著。

    在青年的身後站著的是一眾官員打扮的數人,走近了他們才發現,其中竟然還有一名婦女。

    為了禮節,也為了表示隆重,黎漢明今日特意換了一身漢服,這是他按照後世的眼光、參考了一些後世的漢服後自行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