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選拔




“就你們了,不管完不完成任務,記得活著回來!”



五分鐘後,大隊的航天員們目送著三個人爬上懸在地面上空一米的直升機,快速消失在了視野中。



……



由於事發時間是早上,移動互聯網還未徹底繁榮興盛,信息傳播較慢,所以普通人並不瞭解現在太空里正在上演怎樣驚心動魄的險情,只有極少數人有空討論。



但是在瓊州和全球的航天人們,正在一刻不停的工作,希望通過各種手段增大成功率。



nACA提出他們有一名出艙經驗豐富的航天員正在島國休假,可以在3個小時內趕往瓊州,一起執行救援任務。



航天局以那名航天員脫離訓練不夠專業為由拒絕,並表示華國有進行過太空行走的航天員即將飛抵瓊州,而且說明艙外航天服也不合適,我們自己來就行。



艙外航天服現在華國共有四件,一件是作為儲備的“飛天”航天服,也就是第一次太空行走用的那套,然後就是三件新遠定製的艙外航天服。



經過簡單研討後航天局和新遠工程師都認為使用三件新艙外航天服最好,而且尺寸也不是問題,三個專業航天員都是飛行員出身,選拔的身高就在差不多的範圍,都可以穿的上。



為了節省時間,四名航天員沒有乘坐客機,因為客機單是從京城飛到瓊州就要四個小時,實在是太費時間。



空軍特批了三架雙座版的j11Bs戰鬥機,讓航天員坐在後座,飛過去能節省一半以上的時間。



各方的準備物資都在向瓊州匯聚,林炬也在飛機上和系統工程師們開會研究。



安德羅夫就在機艙的地板上畫圖,郭申則按照拜科努爾提供的數據一點點標註參數,飛行了一個多小時後,終於給出了他們認為最可行的方案。



“我們在12點22分發射,剛好能追趕上tmA-17m,然後用靠近,航天員出艙操作機械手鉤住聯盟飛船,讓其從自旋狀態脫離,然後再讓三名航天員順著機械手爬進來,進入剛好剩下的三個座位。



整個過程耗時不會超過90分鐘,也是在最接近近地軌道的地方實施,時間充足軌跡穩定,而且新遠二號的二級火箭富餘燃料很多,可以不斷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