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賭約

其實最好的還是機械外骨骼,但是地球上使用的麻煩太多了。”

大佬:“你們也在研究這個?”

“那當然。”林炬拿出基地內部的平板,找了找弄出了幾張外骨骼宇航服的草圖。

“還是說月球,六分之一質量能極大減小外骨骼動力消耗的同時又可以裝載相當重的電池,整體壓力還比地球輕,未來兩三年時間就能進行實用化。

而在地球上,能源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問題,24小時的基本活動時長都無法保證。”

“電池啊……”

大佬心想這確實是大問題,而且太空使用給的成本可也比地面高多了,幾千萬都算便宜,配發給軍隊這麼貴可折騰不起,十臺機器人或者外骨骼估計都能趕得上一個合成營的開銷了。

但這跟他送人上天的有什麼關係?他又不是送人上西天。

說到送人上天,大佬倒是想起阿美昨天整了個大活。

那個約翰不知道是不是想相仿肯尼迪,居然在電視辯論裡有一段借鑑了美樂宗的“wechoosetogototheoon”,搞了個“wechoosetogotothemars”。

這可是個大樂子,阿爾忒彌斯計劃和曙光計劃的競爭可和上一次太空競賽不一樣,雙方的榮譽性遠沒有以前那麼重,都比較務實,反正第一也早就沒了。

登陸月球,目的是上面的資源,畢竟根據世界各國的科研進度,本世紀內可控核聚變一定能成功,而且基本可以確定能在2050年前,所以在登月上較勁一下提前佔氦三礦和稀土是有意義的。

火星就不一樣了,首先暫時那上面沒有任何具有重大吸引力的礦石資源,就算有,除非能讓人長生不老或者一步登天,否則也完全不值得付出代價千里迢迢運回來。

殖民就更加沒有必要了,把1000人送到火星並建立永久居住地,這個精力在地球上隨便都能多安置100萬人,地球的人口壓力還沒到那個地步。

顯然,約翰是想要通過火星競賽把局勢重新迴歸到上個世紀那種水火不容、榮譽性大於實用性的道路上來。

可是,會嗎?

想到這裡,大佬隨口就把這當作是趣事跟林炬聊了起來。

林炬:……

對於紅脖子乾的這種事他只能說意料之中,而各界對於他登陸火星的演講其實也抱有大佬一樣的態度。

更何況,包括約翰自己在內,所有人都不相信他能勝選。

林炬自己也不好說,世界線被擾動了兩年,約翰和黛安兩個候選人誰能上來完全不可預測,傳統看法依然是黛安贏面大的多

但是……如果他真的上來了,搞不好真的要搞載人登火競賽啊。

現在大佬沒放在心上是認為約翰就是來湊數的根本不可能選上,黛安統率的阿美和華國一樣都是走務實風。

可如果約翰真的推動那個“戰神阿瑞斯”計劃殖民火星,會有人支持嗎?

阿美民意不清楚,但已經被阿爾忒彌斯計劃勾起胃口的龐大軍工複合體一定會!

上一次登月競賽,阿波羅計劃終止後以此為生的一大批配套小公司倒閉,無數人失去工作,軍工複合體再也吃不到土星五號一發一個航母戰鬥群的天量資金。

為了獲得利益,他們推動開展了耗資更加巨大的星球大戰計劃,製造總共花費了2000億美元的航天飛機,要知道那個時代兩三百美元的月薪就能支撐起五口之家的生活,放到現在就是幾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