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風暴

如果要再支持iss擴建,那對於各國而言就又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當然還有個辦法,那就是把塞勒涅計劃的資金挪用過來,相信這也是阿美願意看到的。

……

B級基地。

三輛被遮得嚴嚴實實並且帶有輻射標誌的卡車在一列警車的護送下駛進了基地,然後嚴格地按照預定路線超朝機場方向前進,那裡有一架運20敞開尾門等待著。

運輸機周圍是基地的工作人員,他們將三輛卡車上的方形集裝箱吊下來運進貨艙,然後將手續交給運輸機組的一名軍官。

後者仔細核對上面的項目,確認無誤後才命令關上艙門,然後也就進入飛機,等待塔臺的起飛命令。

運輸機起飛後一路向西,然後會轉頭向北,一直到某個荒蕪的深處。

257試驗場,曾經是一個預備的地下核試驗場所,後來因為終止核試驗條約廢棄,現在重新啟用作為核發動機的測試場地。

這架運輸機上面的是三臺量產版本的A100引擎,在青山基地總裝完畢後就運往這裡,基地派在這裡的研究員會對三臺引擎進行10天左右的長試車測試,如果沒有意外,就會給這三臺引擎簽發合格證書。

然後這三臺引擎就會被再次運回基地,裝在一直等待它的“風暴”號上。

第三架航天飛機,也是首架h2n核動力航天飛機的命名終於確定。

所有核動力航天飛機都將以風作為命名,首架比較特殊叫做“風暴”,而第四架h2已經接近完工,也就是配給909工程的那一架是航天局的“長城一號”,第五架建造進度超過60%,名字是“颱風”。

其中“風暴”號是最早完工的,已經在總裝車間等待了許久,終於即將迎來它的心臟。

如果不出意外,“風暴”應該能趕上勞動節實現首飛,在太空啟動第一臺核熱動力引擎。

不過現在的“風暴”看起來比較寒酸,威武的身子被隱藏在了三色佈下。

沒辦法,能容納h2進行總裝的大型機庫只有一個,它平時還要接納巨型火箭部件、大型艙段的製造和安裝工序,不能讓“風暴”佔據太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