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轉機

“第16委員會主席最近在瑞典參加一場學術會議,不過他很快會和iAu主席黛布拉·埃爾葛雷林一起到訪。”

安茂偉還帶著些許歉意地解釋,不過林炬顯然並不在乎很是熱情。

“你們這些大科學家肯定有很多事要忙,做的都是對全人類有益的事業,我們應該支持你們才對。

請吧,我們去那邊詳談。”

天文學會的動作比林炬想象得快,也可能是他們早有準備,但不管怎麼說都很讓人欣喜。

當然也可能跟肖岡田給他們畫的餅有關,動輒10噸以上的載荷質量吸引力可不小。

安茂偉和埃溫兩人一路上對林炬和新遠一陣瘋狂吹噓和拍馬屁,直到坐下後才說出了終極目的:

“林總裁,兩百多億太貴了,能不能再降低一些價格?”

埃溫是個六十多歲的荷蘭人,他的中文水平不錯無需翻譯幫助,很雞賊的沒有複述新遠的美元報價。

“幾百億元都能建一個小型核電站,如果僅僅是在推進部分上就花去這麼多,那我們就只能拿出很少預算給探測器,這與我們的目的是互相違背的。”

林炬臉上沒有什麼表情變化,只是很自然地問道:

“那麼iAu決定拿出多少預算投入到整個探測計劃中呢?”

埃溫:“我們計劃是在2020年發射,總投資不超過35億美元,但其中絕大部分需要分攤給各個研究組織和大學進行探測路線研究以及零部件製造,實際上iAu能夠掌握的資金最高不超過10億美元。

林炬不說話,他已經從埃溫有些尷尬的表情裡瞭解到了iAu說服各界的理由。

並不是大家一起籌錢讓iAu,而是參與進來的各方分配子項目,自己出資進行相關研究,幾十億美元大部分都是噱頭,真正能拿出來的資金只怕比10億美元還少。

就算是全拿過來也才67億人民幣,而且肯定要三年逐步到賬,與預期相比差得太多。

要讓iAu把各方的錢都集中起來給新遠也不現實,那樣估計馬上就得散夥。

想到這裡林炬的心情已經徹底平復下來,淡淡說道:

“埃溫先生,我必須要提醒你,即使現在火箭發射費用很低,發射這樣的探測器也需要1.5億美元以上,剩下的錢完全不夠我們現役的A100型發動機費用。

更小的發動機當然會更廉價,但又需要另一筆研製費用,10億美元完全不夠。

而且您必須知道,那可是跨越差不多十億公里前往土星,需要大幅度提高核發動機的可靠性,即使我們給您最低報價,也需要至少22億美元。”

“這……”

埃溫的臉色有些難看,22億美元iAu也不可能籌集到,籌到也不可能全部給xAp,至少nACA就不會允許他們這樣做。

實際上nACA也在向他們推銷還未研製成功的核發動機,雖然他們保證能按期投入使用,但這種事誰能說得準。

此時林炬再度出擊,開始強調起新遠的優勢:

“我們可以簽訂一份合同,假如新遠不能按時完成專用核發動機的研製,就使用現成的、更貴更大的A100,不管你們什麼時候需要,都能保證12到15個月抵達土星。

而如果是傳統的宇航技術,時間是這個數字的8到10倍;而且搭載核發動機後探測器可以自由地探測土星以及它周邊所有的衛星,甚至還應該有剩餘燃料飛往天王星或者海王星,按探測能力來說,核發動機的性價比已經翻了十幾倍。”

正欲再度開口的埃溫又生生憋了回去,林炬說的當然很有道理,委員會內部已經做過多次論證,這都是可以做到的事實。

此時他陷入了兩頭為難之中,倒是一直旁觀的安茂偉突然問道:

“你們的核發動機用的是液氫燃料吧,在長達數年的航行中,能夠保存住足夠的液氫嗎?

還有發動機的噴管,不會在漫長的時間中被氫等離子腐蝕破壞嗎?”

林炬:“不,當然不會。

這些問題新遠已經解決了,並開展了非常豐富的實驗,我們是商業公司,假如產品出現問題會承擔相應責任。”

安茂偉“哦”了一聲就又不說話了,靜靜等待著埃溫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