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 作品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煥然一新長安城

    雖然推廣到全國範圍內的所有大小城池有困難,而且會大幅度提高朝廷的開支。

    畢竟增加了工作量自然是要增加脫產的人手,而這些脫產的人手與他們的家人,都是要依靠俸祿來生活。

    俸祿這種東西,當然是要朝廷來掏錢糧了。

    可誰讓大唐現在非常有錢呢,錢糧物資都是極為充足,也不差這點小錢。

    因為正處於溫度較高的間冰期時代,所以大唐的糧食產量那叫一個節節攀升。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外加絕大部分農民都分到了屬於自己的田地,還有新式鐵質農具的大量普及,土化肥的運用以及育種防病方面的進展,使得糧食產量大幅度的增加。

    而整個大唐,唯有王霄才知道,這種事情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間冰期畢竟只是間冰期,在漫長的第四次大冰河時代裡,這只是轉眼即逝的一瞬間。

    最多百年之後,氣溫就會逐漸開始降低,開啟了下一個小冰河期的循環。

    王霄的確是可以對此不聞不問,畢竟那個時候他早就走人了。

    可他在這個世界裡生活了這麼久,當然不可能沒有絲毫的感情,他又不是機器人。

    就算是機器人也會有瓦力這樣的存在好吧。

    所以為大唐尋找出路,擺脫這種陷入冰河期氣候變化循環的命運,就成了王霄的重要工作。

    其實他一直都是在這麼做。

    內部潛力挖掘不提,外面的擴展才是最為重要的。

    東邊是海,北邊是貧瘠的草原這都不用多說,說了也沒用。屬於那種投入大回報少的,對於緩解冰河期來臨的災禍作用不大。

    南邊其實也是很好的選擇,只可惜這個時代南邊全都是密林。

    那是真正的熱帶雨林,參考一下狂蟒之災裡的雨林景象就知道,想要開發這邊得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不是說做不到,而是說在有更好的選擇前提之下,沒必要這麼做。

    所以南邊除了控制住海峽,以及那幾座盛產香料的島嶼之外,那些遍佈土人和密林的地方,壓根就沒怎麼動彈。

    真正讓大唐緩解續命的地方,是在西邊。

    有時候真的是得感慨歷史,總喜歡跟人開玩笑。

    歷史上封常清攻佔了大勃律國,也就是現在的克什米爾中部地區之後,已經是直接馬踏印度大平原了。

    這裡是經過數千年開墾的熟地,直接拿來就能耕種的大片耕地。

    氣候溼潤河流眾多土地肥沃,對於農耕民族來說簡直就是真正的至寶。

    而封常清站在克什米爾的山上,就能直接俯視這一望無際的遼闊耕地。

    可就在第二年封常清回長安城述職的時候,安祿山這個比石敬瑭還可恨的王八蛋反叛了。

    從那之後,再無人距離那片沃土如此之近。

    所以王霄終點攻略的方向,一直都是在這裡。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