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田非煙 作品

第三百零六章:嬴政的詢問,隱晦的故事(6K)

  可惜的是,晚年的魯伯失勢,其女嫁到楚國,又因楚齊交惡,魯伯被人排擠。

  而後過了十餘年,外祖父也相繼不在。

  “屈原!”

  嬴政聽完白衍的話,這才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而屈原這個名字,嬴政自然不會陌生,論才華,屈原比不上韓非子等法家人物,更比不上同時期的兵家白起、廉頗之名將。

  但屈原的名聲卻被天下世人歌頌讚譽,在白起攻破楚國國都郢都後,心灰意冷而沉江。

  那老婦人是想讓外孫,如屈原之輩。

  嬴政心中猜測到。

  畢竟從此前白衍說出老婦人的囑咐,以及老婦人以屈原詩詞中取字給眼前的少年命名,唯有這個解釋,符合情理,也解釋得通。

  “坐下吧!寡人讓你坐!寡人之言,可算王令?”

  嬴政看著耿直的白衍,依舊站著,嘆息一聲。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白衍的一番話後,嬴政看向白衍的眼神,還是有些許變化,似乎更多了一些什麼。

  “諾!”

  嬴政以及說到這地步,白衍猶豫幾息,最後小心翼翼的回禮,隨後來嬴政下方,方才宦官端來的木桌旁,小心翼翼的跪坐到綢制坐墊上。

  由於夜深,幾名侍女悄然來到書房內,挑起燭燈的燈芯。

  在數十盞,甚至上百盞燭燈的光亮下。

  嬴政見到白衍跪坐好後。

  “說吧!寡人想知曉,雁門一事,你可知曉在你處理雁門一事的消息傳回秦國後,整個朝野都因你而震動。”

  嬴政淡淡的開口說道。

  回想那段時間雁門一事的消息傳回秦國,別說他嬴政,就是整個文武百官都被白衍的舉動給嚇到。

  不管是其他郡縣的官員、大臣,還是各地駐軍的將領,甚至是朝堂內的官員,諫言白衍者,數不勝數。

  就算嬴政心中清楚這些諫言的人,或多或少都與那些被處死的士族有關係、或相識、或聯姻,但身為秦王,嬴政也需要朝堂穩定,社稷不亂。

  那段時日嬴政看著那些諫言的竹簡,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也有不少壓力。

  就連雍城的宗親長輩,都過來詢問。

  “微臣知曉!”

  白衍聽到嬴政的話,在木桌後,對著嬴政拱手。

  見狀。

  看著聽到自己的話,表情有些無奈的白衍,嬴政看向一旁,遠處木架下,放置著的一箱竹簡。

  “那些全都是各地大臣與官員、將領諫言你的竹簡。”

  嬴政說完,轉頭看向白衍:“寡人想知道,為何你要如此聲勢浩大的處理那些士族?”

  嬴政倒不是真的怪白衍,畢竟若是對白衍有意見,如今白衍就不會在這書房內。

  只是連嬴政都好奇白衍的處理方式,按道理,白衍雖然出生低微,但白衍不僅師從田瑾,更跟過騰老將軍,應當知曉雁門一舉,會有什麼後果。

  故而嬴政想親自聽白衍,心裡是如何想的。

  隨後。

  就在嬴政的目光下,白衍一臉無奈,想了想,對著嬴政拱手。

  “回王上,昔日白衍在雁門,曾路過一茶鋪,見裡面賓客眾多,詳談甚歡,於是白衍便入內就坐,後讓店家小廝備茶,不曾想,茶水未至,白衍便見木桌搖晃不堪,似乎風吹便能倒塌,又見其店內角落,明明有上好的木柱,白衍詢問小廝,為何木桌朽壞而不換,小廝卻仗著店家不在,而賓客眾多,不理白衍,而後不等白衍說話,就在一旁,小廝把茶水隨意放置到一名賓客面前,霎時間,那個賓客身前的木桌,就因為木桌支柱腐朽而倒塌,瓷碗摔碎,茶水灑落一地,茶鋪內其他賓客相繼觀望一眼後,便繼續閒聊,無人理會方才一事!”https:/

  白衍徐徐訴說著自己曾經遇到的事情。

  然而在書房內。

  嬴政哪裡聽不出,白衍這是藉故比喻。

  從古至今,很多賢君良臣便是通過比喻形容一件事情,既能隱晦的告知對方,又能不會說得太露骨而逆耳。

  而聽著白衍的話,嬴政很快就明白,白衍這個故事背後,想說的事情。

  幾乎頃刻間,嬴政臉上眉宇緊鎖,眼中浮現絲許怒火。

  “說下去!”

  嬴政閉上眼睛,跪坐在木桌後,耐心的傾聽,他要聽完這個故事。

  白衍跪坐在木桌後,見到嬴政的模樣,心中也鬆口氣。

  “隨後白衍見那賓客不僅要付茶水前,甚至連一口茶水都沒喝,便只能黯然離去,見狀,白衍看著身前已經被蛀蟲啃食得腐朽的木桌支柱,便起身拔劍,店內眾多賓客見白衍此舉,皆惶恐不安,言之白衍蠻橫,殊不知,白衍只是想除掉腐朽木腳,白衍寧願把無腳木桌放在地上,也要茶水到來之時,放的平穩,比起其他木桌,白衍身前的木桌雖矮,卻比其他木桌更為安心、踏實。”

  白衍說道。

  一直閉著眼睛傾聽的嬴政,聽完白衍的話,緩緩睜開眼睛。

  這時候嬴政眼中的怒火已經消散。

  “知其腐朽而不言,為何那些賓客,不想辦法告知店家?”

  嬴政問道。

  白衍看向嬴政,想了想。

  “白衍起初也很疑惑,後才知曉,原來小廝私自偷偷給熟識賓客增添茶葉!賓客紛紛得利,自然不在意木桌支柱腐朽。”

  白衍說道這裡,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隨後。

  整個書房內靜悄悄的,白衍沒有言語,而嬴政也沒有開口說話。

  安靜許久之後,書房內方才再次響起嬴政的聲音。

  “白衍,那店家可曾知曉?”

  嬴政惆悵的嘆息道。

  若是比喻,那麼白衍清楚,這時候嬴政就是在問他。

  “後面白衍聽他人說過,店家知曉一些,不過事務繁忙、相隔遙遠,沒有到茶鋪內親眼見過,加之有所顧慮,賓客眾多,不能發怒輕易摔桌換柱。”

  白衍輕聲解釋道,告訴嬴政,店家也有店家的難處,若是店家摔桌,那日後眾多賓客指責的人,就是店家,傳出去對商鋪不利。

  唯有同是賓客的白衍摔桌,眾人就算聯合起來針對的,也只是白衍,而不會牽扯到店家,那些人也不會在背後給店家使絆子。

  而等新的木柱方才會裝上去,到時候茶鋪內,白衍面前的這張木桌,就不會倒塌,店家的瓷碗也不會再摔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