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田非煙 作品

第四百另一章:田鼎到洛陰城。

  “諾!”

  親信聽到白衍的吩咐,連忙拱手領命。

  洛陰城門。

  白衍乘坐馬車,來到城門時,城門已經站滿秦吏。

  白衍穿著官服,帶著爵弁,走下馬車,緩緩望著遠處那逐漸靠近的齊國隊伍,望著那些齊字旗,看著那些馬車,白衍心中也不由得有些緊張。

  齊國,那個屬於他的故鄉,如今他父母家人依舊生活著的地方。

  “白將軍!”

  城令張灌也已經收到消息,早早便來到城門等候,看到白衍,連忙畢恭畢敬的對著白衍輯禮。

  “張大人!”

  白衍聽到張灌的聲音,轉過身,看著張灌,抬手對著張灌回禮,彷彿當初張灌著急上書咸陽的事情,早已經忘記,或者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禮畢後。

  白衍沒有與張灌過多閒聊,轉頭看著已經來到眼前的齊國騎卒。

  “停!!!”

  為首的齊國將領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穿著齊國衣甲,濃眉大眼,眼神十分凌厲。

  白衍見狀,眼神不動聲色看著那名男子,與其對視一眼。

  齊國將領乘坐在戰馬上,對著白衍輯禮,因為將領是齊人,白衍的秦國爵位對於那將領來說,自然沒什麼作用。

  禮畢後。

  齊國將領便調轉戰馬,來到一輛馬車旁,翻身下馬,對著馬車拱手輯禮。

  “大人!”

  齊國將領沒有說什麼,而幾息後,車簾緩緩掀開,田鼎的身影便從馬車上走下來。

  而站在秦吏與張灌前面的白衍,此刻也是第一次見到田鼎。

  四十多歲,身體魁梧,沒有像白巖那般發福,卻也有些胖,不過比起白巖,田鼎給人感覺更為穩重,舉止之間,頗具威嚴。

  看著身穿齊國官服的田鼎,以及其他齊國官員,還有呂奇,白衍深深吸口氣,不動聲色的抬起手,對著帶領其他齊國使臣過來的田鼎輯禮。

  “白衍!見過齊使!”

  白衍拱手輯禮道。

  “洛陰城令張灌,見過齊使!”

  張灌見到白衍輯禮,也連忙跟著拱手輯禮道。

  而同樣也是第一次見到白衍的田鼎,眼神看著面前這個年紀輕輕,穿著秦國官服,帶著爵弁的少年,眼神無比複雜,感嘆、吃驚、溫怒,皆有。

  兩年前。

  初聞白衍二字之名,韓國尚未亡國,彼時聽到白衍的消息,恰逢呂奇在。

  那時候雖是感慨齊國為何不能多出良將少年輩,但他與長子都不曾想到,短短兩年的時間,白衍二字接連不斷的出現,每一次伴隨白衍的消息,都足以轟動世人。

  而兩年後的今日,昔日初露崢嶸的少年將軍,如今已經成為即使是在天下,都家喻戶曉的少年名將之一。

  更為秦國統領鐵騎,駐紮雁門,為秦國,震懾北方諸多勢力。

  城門下。

  田鼎聽到身後的腳步聲,不動聲色的轉頭看向一眼身後的馬車,無奈的嘆息一聲,隨後轉過頭,對著眼前的少年還禮。

  “齊使田鼎,見過白將軍!”

  田鼎抬起手,對著少年輯禮道。

  而此刻,身為齊國宗親,在齊國位極人臣並且執掌大權的田鼎,做夢估計都想不到,眼前這個讓他田鼎抬手輯禮的少年,赫然正是兩年前,在齊國臨淄,他吩咐家僕親自去趕走的那個少年。

  “齊國大夫藺安順,見過白將軍!”

  “齊國大夫後堯,拜見白將軍!”

  “齊國大夫荀州,拜見白將軍!!”

  在田鼎輯禮後,隨行的其他三名穿著齊國官服的男子,紛紛對著白衍輯禮。

  三名男子年紀皆是三十歲左右,而且讓人吃驚的是,全都是齊國大夫。

  就連曾經自詡見多識廣的張灌,此刻都瞪著眼睛,細口涼氣,看著眼前的這些齊國大臣,感覺頭皮發麻。

  雖然沒有去過齊國。

  但眼前這些人,張灌都能隨口說出其來歷,藺安順,趙國名相藺相如之後,如今齊國莒城城令,莒城在齊國的地位,相當於秦國的雍城,當初諸國滅齊,齊人退守最後剩下的兩城,其一是即墨,其二便是莒城,可想而知藺安順在齊國,被齊王何等器重。

  而齊大夫後堯,是齊國丞相後勝的長子,荀州是大名鼎鼎的荀子之孫,不僅是齊國大夫,更是齊國有名的大才,很多人都傳言,日後荀州可能會兼任稷下學宮祭酒。

  如此陣仗。

  張灌看著眼前場景,頓時感覺口乾舌燥起來。

  眼前這四人,不說田鼎,就是其他人之中隨便挑一個,都是齊國大名鼎鼎,執掌實權的人物。

  自己這個城令。

  在這些人面前,還真不夠看。

  “齊使一路舟車勞頓,這天色馬上就要降雨,城門處不宜久留,白衍已經為諸位安排好住所,請!”

  白衍放下手,不動聲色的與呂奇對視一眼,隨後看著田鼎幾人,輕聲說道,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田鼎禮畢之後,見到白衍的眼神看著自己,雖是感覺有些奇怪,卻也沒有多想,只把原因歸根愛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