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96章 魏武之志

  諸葛誕這麼一開口,曹髦再次被他吸引。

  諸葛誕不愧是以親愛士卒而出名的,歷史上,諸葛誕謀反失敗後,他麾下的人幾乎戰死,只有數百人於壽春被俘,堅決不降。

  司馬昭派人招降他們,說可以赦免,他們說:“為諸葛公死,不恨。”

  於是乎,司馬昭就讓他們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直到殺死最後一個人,都無人投降。

  諸葛誕這個想法,就是讓退役的老兵在地方上擔任小吏,雖然不能說這些退役的大魏老兵都是正直勇猛的人,但是整體素質比其他群體還是要略高的,別的不說,光是服從性和膽魄,就不是其餘人能比的。

  這樣的方法不只是能提高地方小吏的水準,還能同時拉攏大魏將士們的心,皇帝給你極高的待遇,退伍後還給你安排工作,讓你到地方當吏,這也算是仁政了。

  曹髦覺得諸葛誕說的很好,就讓張華在一旁將這記錄下來。

  王肅在隨後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考核的項目要按著不同的級別來設定難度,地方在補充官員的地方,可以根據不同的職位來設立單獨的考核,通過考核的才能擔任官吏。”

  群臣彷彿被打開了什麼,忽然間,眾人都開始說起了自己的想法,一時間,眾臣似乎忘記了陣營,忘記了勾心鬥角,每個人都在闡述著自己的看法。

  他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哪怕是坐在上位的曹髦都沒有發現。

  請訪問最新地址

  只有站在一旁負責記錄的張華,方才注意到了這令人激動的畫面。

  時日彷彿倒退了數十年。

  大魏又回到了那個曹操坐在上位,能臣們在兩側出謀劃策,一同來解決天下大事的年代。

  大魏很久沒有過這樣的氛圍了,在過往裡,群臣只是在爭吵,彼此拖後腿,爭權奪利,很久沒有為了同一件政務而齊心協力過。

  鍾會非常的享受這種氛圍,他最是激動,先跟諸葛誕辯論以士卒們擔任小吏的利害。

  隨即他又跟王肅商談起具體的考核內容,再商談該不該制定主考課和專項考課。

  最後他又跟鄭袤爭吵,在如何提升官員道德水準的問題上爭執不休。

  甚至連隱形人鄭衝,此刻都沒能躲過去。

  曹髦笑著說道:“鄭公啊,您在群臣裡的名望最高,這為天下官吏制定治政書的事情,應當是您來負責,應該給予他們一個規範,一個可以效仿的東西。”

  “讓他們按著這書來操辦,能避免很多過錯的發生。”

  鄭衝有些遲疑,他本來是不想開口的,可這裡的氛圍似乎也感染了他。

  這位長期透明的尚書令,支支吾吾的說道:“陛下身邊有諸多的名士,天下的士人們都很仰慕他們。”

  “若是能帶動他們,讓他們寫文章來訓斥那些不合乎道德的行為,挑選幾個不作為,做了錯事的官吏來公開寫文批判,再挑選幾個有作為,附和規範的官吏來寫文誇讚,會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呢?”

  “有道理啊!”

  鍾會更加激動了,“就如點評天下人物那般,讓他們來稱讚做的好的,辱罵做的不好的,以此來帶動天下的士人,讓他們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