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李傕並不簡單

  他認為李傕根本不懂體恤民力,不懂經營遊戲的玩法,只知道四處征戰,典型的軍閥做派。

  四月,在杜畿的監督下,扶風郡的春耕即將進入尾聲。

  各縣百姓終於找回了一點太平時期的感覺。

  許多躲入秦嶺避難的百姓在聽聞消息後,陸陸續續返回故鄉,加入春耕。

  對華夏先民來說,耕種土地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馬超聽從杜畿,暫緩兵事,著重春耕的政策,讓百姓感受到馬超治理扶風郡的誠意。

  清明時節,春雨如酥。

  縱使東邊仍有戰事,馬超還是抽空跟杜畿一起,到槐裡城南的農田中視察。

  馬超望著渭水兩岸田野中,鬱鬱蔥蔥、高矮不一的青苗,心情大悅。

  杜畿見馬超心情不錯,便用手指著渭水南北兩岸說:

  “府君,北岸之田,大多是去年冬天種下的小麥。”

  “南岸之田,全是剛種下的粟。”

  馬超突然對粟和麥的區別來了興趣,他問杜畿,二者有何區別。

  杜畿不愧是重視民生的人才。

  別看他出身士族,卻也對粟米、小麥之間的區別瞭如指掌。

  杜畿告訴馬超,小麥可以在冬天播種,而粟米不能。

  馬超身為穿越者,當然知道冬小麥的大名,但他不理解的是,既然小麥能種兩季,為什麼不多種點小麥。

  杜畿笑著跟馬超解釋:“啟稟府君,我大漢子民喜食粟,不喜食麥。是因為麥穗粗糙不利口,且蒸煮難熟,而粟米蒸煮後精細利口。”

  馬超懂了,原來祖老先人都是吃貨!

  粟米好吃,所以漢代都種粟米。

  杜畿還告訴馬超,麥飯一般都是窮苦人家吃的,像士族門閥都是吃小米。

  這點馬超自己也有體會,他平日裡吃的飯都是小米。

  他也想起饅頭、包子這些食物都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

  馬超眼珠子轉動,對杜畿說:“伯侯,既然麥飯粗糙不利口,何不讓百姓提前將之磨碎成粉,再加水揉成團蒸煮,那樣肯定比直接蒸煮麥飯利口!”

  杜畿驚了!

  “額,這……呀!”

  “府君,你果真機敏啊!”

  杜畿按照馬超的描述稍加思考,便能想象到把小麥磨碎,加水和成團,再蒸煮的方法是行得通的。

  杜畿把這事記下,決定回去就讓人試試。

  馬超微微一笑,心想自己是不是提前幾百年讓華夏老祖宗們嚐到了饅頭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