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狗花 作品

77. 第 77 章 這是他的東風在吹向他。……

方臨淵與趙璴便是在兗州城外分別的。




趙璴要入城去分發賑災糧款,方臨淵則與衡飛章隨譚暨往軍營而去。




幾人便在城外下車換馬,譚暨在旁引路隨行,於城外接引方臨淵的兵士們則與儀仗一同跟隨在後。




“說起來,方將軍對兗州應該也很熟悉吧?”譚暨在旁側騎著馬,朗聲笑著與方臨淵寒暄道。




“末將聽說,咱們兗州當年的將領方臨澤大人,正是方將軍的兄長,這兗州於將軍而言,也算半個故土了。”




方臨淵聞言笑了一聲,看向了身側的衡飛章:“譚將軍當真會說笑。”




衡飛章可是朝堂裡摸爬滾打出的人物,光靠著揣摩方臨淵的神色,就知道該如何答話了:“咱們說到底也不過是為陛下辦差,不敢跟譚將軍攀什麼親故。”




他笑容和善,語氣平和,即便講話不留餘地,譚暨很難因此而當場發作。




只見他微微一愣,繼而笑著作揖道:“是,方將軍秉公守正,是末將糊塗。”




方臨淵笑了笑,不再說話了。




幾人便這麼一路行到了兗州軍營前。




大片的營帳在廣袤的戈壁上一路鋪展到了天際。




營帳前方,實木壘就的營門高大肅穆,門前修建了寬闊平坦的道路,上有經年累月的車轍痕跡。四下大宣的旌幡迎風飄展,有成隊的士兵與運送物資的車馬在眼前經過,看起來繁盛而井然有序。




此處論起是上京東北邊境第一大營,除卻分散在各處邊關巡邏執守的巡營之外,還有上萬兵馬駐紮在這裡。




兗州邊境數十年未起過戰事,在此處駐軍也算是一番太平的好事,也難怪當年趙璵會將自己的舊部託付於此。




一入營中,方臨淵便聽見了清晰而響亮的操練聲。




方臨淵轉頭看去。




便見寬闊的校場上,列陣的士兵身披盔甲、手拿長/槍,正在教頭的帶領下操練槍法。




頭頂天色晴明,戈壁一望無際,明亮的日光照耀在熠熠生輝的盔甲之上,顯出一片肅殺而堅不可摧的氣息。




“將軍麾下操練得倒很勤謹。”方臨淵的目光在校場之上頓了頓,片刻笑著說道。




旁邊的譚暨不著痕跡地打量著他的神色。




看起來是個年輕而不經世事的年輕將領,原以為是仗著一身天生的本領拼殺出的戰功,卻不料只一個表情一個眼神,都深得讓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竟還是個深藏不露的狠角色。




譚暨心下愈隱約生出忌憚,卻仍分毫不覺畏懼。




畢竟,他早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便是天上的仙官來了,又能拿他有什麼辦法?




他回視著方臨淵,繼而跟著他的目光朝校場上看去,朗聲笑道:“是啊。邊關守將為大宣屏障,即便多年沒有戰事,也需勤加操練,以備萬一才是。”




方臨淵點了點頭:“譚將軍所言極是。”




“方將軍與我都是帶兵的人,兗州軍是什麼狀況,想必一眼便明瞭了。”譚暨說著,抬手往場上一指。




“將軍您看,若真如充州匪寨那幫狂徒所言,我兗州軍連軍餉都發不下來了,那我手下的這些兵馬,還有力氣拿得起槍嗎?”




說到這兒,他朗聲笑起,像是在說什麼笑話。




方臨淵目光微微一停,繼而微笑著轉回了目光來,朝著譚暨點了點頭。




幾人交談著,便一路進了兗州軍的主帳之中。




偌大一張兗州坤輿圖前,已經立了好幾個整裝的將領。其中兩個手裡抱著大摞的賬冊,一看便是早為了欽差,預備在這裡的。




他們一來,幾人紛紛行禮,譚暨走上前去,挨個給方臨淵介紹。




管倉廩的衛隊首領、管賬目的書記官,還有監理錢糧運送的監察使……凡與糧草沾邊的,全都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