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狗花 作品

111. 第 111 章 也只有他。

這天清晨,文武百官恍若墜入了夢中,一夜之間,皇城上下竟全然變了一番天。




入宮門時,守在重重宮門前的不再是錦衣高冠的太監,而是清一色身身披重甲的御林軍。




這是多大的陣仗?




而更離奇的是,宮門之內,寬闊的廣場與玉階步道之上,竟列陣著數不清的身著黑衣、腰佩寒刀的陌生侍從。




天亮之前,已經有不少官員得知了消息。




宮裡翻天了!昨夜藉著宮內大驅儺儀,那位徽寧公主帶人逼宮,已經把陛下軟禁起來了!




一時間,一眾本該入宮朝賀的官員聚集在宮門之外,卻踟躕不敢入內。




女人逼宮奪權,本就是聞所未聞的事情。




可這女人偏生厲害,一夜之間,天翻地覆,憑空變出了這麼多供她驅策的人馬。




眼下,誰也不知宮門內是什麼情況,更不知道重重宮牆之中,又是什麼在等著他們。




他們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朝臣,實在不敢輕舉妄動。




而竇懷仁,獨自在角落裡急得打轉,盛服之下捏著的牙笏都快要被他搓出火星子了。




怎麼這麼突然?他一覺醒來,趙璴就成了篡權奪位的逆賊了?




她……她一個女人家,做出這樣的事情……




那他怎麼辦?他兒子怎麼辦?這些年來的辛苦籌謀,難不成都為別人做嫁衣裳了?




就在這時,曾為他父親門生、如今為他驅策的一個六品小官,急匆匆地跑到了他面前。




“怎麼樣了?”竇懷仁急得連忙問道。“趙璴他怎麼說?”




“門前的侍衛不讓入宮,也不給往宮裡遞送消息。”




那小官滿面愁容。




“不是讓你給御林軍塞點銀子嗎!”竇懷仁恨鐵不成鋼。




“這……御林軍首領的蒙大人不知什麼時候,也成了五殿下的人。那幫御林軍如今只聽五殿下的話……這……下官實在沒有辦法。”




竇懷仁聽得一愣。




御林軍都成了趙璴的?




他這個舅舅、這個趙璴最大的倚仗,為什麼從來都不知道?




微微一怔的功夫,那小官已經小心翼翼地往後退了兩步了。




“竇大人,眼下局勢實在不明朗,此後該怎麼辦……咱們就各奔前程吧。”




竇懷仁又是一怔。




“你說什麼?”他看向那小官。




卻見那小官已經跟他推開了幾人遠的距離,謹慎又疏離地看著他,眼中帶著幾分抱歉。




他不信他!




竇懷仁氣得直瞪眼睛。




未料得這東西也是個小人!看他與趙璴離心了,就急著要分道揚鑣了。




他等著吧!




眼下陛下只怕不中用了,皇子又不見蹤影,趙璴一個女人能幹什麼?朝堂上有這麼多人,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要在分支和皇家親眷裡遴選男孩,那首屈一指的,就是他夫人和嘉公主的孩子……




竇懷仁憤憤地瞪了那小官一眼,不再理他了。




可是……




當他的目光掃過開陽門外的群臣,目光中的信心卻不知為何,漸漸沒了底氣。




經過前幾個月的動盪與清洗,眼下朝中幾派都一片分崩離析的頹勢,更尋不出任何一個能挑起大局的重臣。




他們在開陽門外徘徊著、觀望著,明明一早就知宮中的劇變,卻甚至連一個敢不穿朝賀禮服的人都沒有。




包括竇懷仁自己。




滿朝這樣的臣子……真的能對趙璴做得了什麼嗎?




就在這時,一陣隱約的騷動從不遠處傳來。




竇懷仁抬頭,便見是那位吏部尚書、先清貴妃的父親蘇昕蘇大人。




他身著官服,正神色肅穆地朝著開陽門走去。




所有人的視線都被他吸引住了。




高有數丈的宮門宛若大張著口的巨獸,寒光熠熠的刀槍便是森森的獠牙,在一片獸鱗般的金光裡,沉默著與那渺小的老臣靜靜相對。




眾目睽睽之下,年邁的臣子在宮門前挺直著背脊跪了下去。




他像是看不見森然而立的兵卒侍衛一般,朝著面前層巒疊嶂的巍峨宮殿,深深叩下首去。




“老臣蘇昕,求見陛下!”他說。




“請五公主殿下允諾老臣,親見吾皇龍顏!”




——




趙璴剛整理完衣冠,便聽聞了蘇大人這一番情真意切的表演。




候在不遠處的時慎難免皺眉,趙璴卻不緊不慢地在後殿坐下,端起茶盞悠哉地飲,像在聽故事一般。




“殿下,以您的身份臨朝,本就是極為困難的事。”時慎說道。




“蘇昕此舉,是要先聲奪人,將您架於火上的。”




趙璴卻是慢條斯理地放下茶盞,問另一側的吳興海道:“他們進宮了嗎?”




“見著蘇大人進宮,倒是有不少朝臣跟著進來了。”吳興海答道。




“其他人呢?”




“許是不敢耽擱朝會吧,陸陸續續,也進宮來了。”




趙璴笑了一聲,站起身來。




“你看,這何嘗不是好事。”他神色自若。




“殿下的意思是……”




“我還怕他們沒有主心骨呢。”




只見趙璴淡笑,站起身來,雙臂一張,鼓起一雙逶迤的廣袖。




袖上的金凰熠熠生輝。




只是整理衣袖而已,可凜冽的殺伐氣,卻在這一剎那光芒盡現。




他就是要去,擊碎他們的主心骨。




——




清晨卯時,滿朝文武竟在蘇昕的帶領下,盡數抵達了舉辦大朝會的崇德殿。




在太監尖聲的唱喝聲中,趙璴自殿後而入,停在了烏壓壓的一片群臣之上。




他的確沒從這個角度,看過滿朝文武的模樣。




他自幼所受的教導是要他韜光養晦,成年之後,亦是停在後宮或後宅,透過一封封旁人遞來的密信或是抄錄到他手中的奏摺,隔著冷冰冰的文字與他們鬥法。




眼下,他於高臺之上,他們林立在殿堂之下。




這金碧輝煌的殿堂,當真是一覽無餘的繁盛,盛得下山河百川。




雲底下站著的人低眉順目不敢抬頭,雲端之上者,則將眾生都踩在了腳下。




趙璴端站在那兒,沒出聲,旁側裡已經有太監上前,擺了一把雕金的椅子在龍椅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