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萬曆皇帝 作品

572 馬尼拉灣海戰3

  海軍能有如今的局面,一部分靠袁總督領導有方,關鍵還是更高層的大力支持。皇帝為此在朝中遇到多少阻力,不用親眼所見,想一想也能大致明白。

  “指揮使所言極是,袁總督和陛下也多次強調過,不怕慢就怕停。現在大明面對的不光有西班牙與荷蘭,還有北方的蒙古、遼東的女真,朝鮮和日本也不能掉以輕心。”

  此時需要做的不是急著開疆拓土建功立業,而是儘量按照皇帝的節奏平穩發展。只要能讓新政堅持推廣下去,局面肯定越來越有利,到時候有的是仗可打,不想去都不成。

  一個人舉著大號望遠鏡,迎著朝霞的萬道光芒,流著眼淚仔細觀察戰場情況。一個則支稜著耳朵,仔細傾聽同伴的描述,再舉起銅皮喇叭扯著嗓子和海浪、海風比拼分貝,爭取把每一個字都清晰傳送下去。

  “書記官,請記下我的命令,降帆,在甲板上列隊!”

  此時菲律賓號上已經成了人間地獄,被炮彈打斷的帆索和橫桁斜七豎八的掛在半空,幾乎每塊帆布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破洞,厚重的船舷也出現了幾處缺口,到處躺臥著受傷的水手和士兵。

  而且此時此刻再想逃回河口已經很難了,橫帆戰艦最怕逆風大角度轉向,速度慢的像一坨隨波飄蕩的海藻。

  “我們考慮的是一城一地得失,且僅僅在海上,陛下則要全盤謀劃,也不是光靠打仗就可以統治一塊土地。派駐軍隊與否、派駐官員多寡,如何面對當地人的反抗,都要想清楚才成。

  對此黃南平很失望,主要是無法驗證秦級戰艦的多項參數,這場戰鬥的含金量也就隨之降低了大半。下面的掃尾工作還是由封鎖艦隊自己去做吧,剩餘的兩艘西班牙帆船大概率插翅難逃了。

  眼下朝中依舊有人對新政持反對態度,更是把海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我們幫不上陛下的忙,卻可以減少麻煩。做好本職工作,爭取每戰必捷,儘量降低損失才是正途,不要好高騖遠!”

  短短十一輪炮擊,就讓這艘排水量超過500噸的大帆船失去了大半動力,以及幾十條生命。其它4艘船的運氣更糟,它們的船板根本抵抗不住敵人的炮彈轟擊,100多米外只要被擊中就會木屑四射、破洞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