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48 天津衛遇襲

  明朝中晚期的大臣們最怕皇帝幹什麼,排在第一位的不是荒廢朝政,也不是荒淫無度,肯定也只能是御駕親征這四個字。

  縱觀明朝的十五位皇帝,有御駕親征經歷的不算少,五位,分別是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武宗朱厚照。

  從數量上粗看是佔了三分之一,好像明朝皇帝都挺有武力值,能打也敢打。但要是仔細分析下當時的背景和戰績,就會發現這五位裡面至少有三位半都是混子,不是擺擺樣子點到為止,就是勝少負多勞民傷財。

  先說明太祖朱元璋,他是開國皇帝,武裝暴動出身,想不打都不成。但定都南京當了皇帝之後就不再親赴前線指揮作戰了,所以朱元璋一生並沒真正御駕親征過。

  明成祖朱棣才是名副其實的御駕親征,而且是專挑強的打。從南到北、從陸地到大海,誰不服、誰嚷嚷的聲音大就幹誰。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以皇帝身份如此能征慣戰且戰功彪炳者,他可能得排在第一位了。

  宣宗朱瞻基是朱棣的孫子,曾親率大軍出征過朵顏三衛,殺了兀良哈一個措手不及。但也就僅僅至此了,初戰告捷之後這位從小跟著朱棣南征北戰、懂得軍事技能的皇帝很明白繼續打下去勝負難料,馬上收兵回朝。

  英宗朱祁鎮是戰績最次的,終明一朝敗得最慘。土木堡一戰幾乎葬送了明朝八成精銳部隊,他本人還被活捉了。屬於是癮大技術差還不自量力的典型代表,稱作禍國殃民也不為過。

  武宗朱厚照是明朝最後一位敢於御駕親征的皇帝,作戰對手是蒙古小王子,史稱應州之戰。但這場戰爭的過程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只說明軍戰死50多人,蒙古戰死10多人,然後蒙古退兵,明軍勝利。

  當時蒙古軍隊有5、6萬,明軍更是多達10萬眾,有皇帝參加的戰役肯定不會太小,打了好幾個小時,總共死了不到百人,聽上去有些不合邏輯。

  但結果卻是是蒙古小王子退兵了,之後很多年不再南下,又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明軍勝利的說法,到底當時是個什麼狀況已無從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