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28 遼東鉅變2

  可惜這次努爾哈赤錯了,如果他真派湯古代進入鴉鶻關,不用探查太遠,敢走出十里地左右便能遇到當地邊民,就會知道一件大事,大明朝廷居然主動放棄了鴉鶻關!

  不對,不僅僅是鴉鶻關,南邊的十多座軍堡也一併捨棄。幾日來從那邊撤下來的兵卒、邊民,日夜不停的順著驛道往遼陽城方向走,而鴉鶻關和清河堡的守軍也在一日前全走了。

  剩下的邊民全不願意離開家鄉,他們在遼東生活了幾輩人,生在此長在此,關內再好卻一個親戚沒有,一個人不認識,沒房子沒土地,逃荒一般跑過去怕是還沒留下活得好。

  至於說是不是大明皇帝的子民,愛是不是吧。在這片土地上活著是第一位、吃飽穿暖是第二位、多生兒子是第三位、少遭匪患是第四位……皇帝恐怕連前十都排不上,換誰來統治都差不多,說不定換一個更好呢。

  待到第三天巴雅喇從撫順關匆匆返回,把那邊的情況一說,努爾哈赤馬上點齊兩千騎軍趕奔鴉鶻關,結果除了些帶不走的破傢俱啥也沒撈到。

  一口氣衝到清河堡,情況依舊甚至更糟。守軍走的時候居然放把火把軍堡給燒了,想拆幾根好木料回去蓋房子都沒有。坐在還帶著餘溫的廢墟上想了好久,努爾哈赤也想不通明軍這是要做什麼。

  按理說此時的遼東鎮還有精兵數萬,進取不足但守成完全沒問題,犯不著把上百年積攢起來的綿密防禦體系放棄掉。可現實就擺在眼前,明軍不光這麼幹了還扔的特別決絕,好像就不打算回來似的。

  難道說李成梁一死,李家反了?努爾哈赤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性就是李家的遼東鐵騎造反,引發了遼東鎮內亂,迫使邊牆附近的守軍不得不調往腹地。

  但這種猜測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出於謹慎考慮努爾哈赤一邊派人去遼陽城打探虛實,一邊下令全軍沿邊牆向南搜索,先不往最有可能發生戰亂的地方湊。

  幾天之後真相終於來了,而且是帶著血光之災來的。大軍剛過孤山堡,做為前鋒的巴雅喇就帶著殘兵敗將跑了回來,肩膀上還中了一箭,好在盔甲結實沒傷到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