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79 是明軍乾的2

  俗話說的好,咬人的狗不叫。吶喊著衝鋒、嘶吼著肉搏,靠的就是一口氣,氣在拼勁兒就在,往往能以弱打強、以少勝多。

  沉默不語,靜靜的端著火銃把人打死,再默默裝填,又默默舉起來射擊,給人的壓迫感好像比嘶吼吶喊還重。他們根本不是在拼殺,而是殺戮,就像成年人殺雞,誰會大喊大叫,越熟練動靜越小,輕輕一下雞就死了。

  “沒有了羊群和馬群我們怎麼活?漢人的話不能信!”但賽木蓋老人並沒見過這些明軍的作戰實況,骨子裡的血性和不羈讓他想試試,不試試又怎麼知道逃不出去呢。

  “明軍的大官說皇帝會在其它地方給我們安排牧場繼續養馬,替大明皇帝養馬,但是不能隨便遷徙,要像漢人一樣住石頭房子,讓孩子學漢話,讀漢人的書,考漢人的官。”

  這幾天庫都爾老人可真沒和明軍白待,各方面的條件全都打聽清楚了,明確告知部落可以存活下去,但語氣和表情上並沒有太多欣慰,反倒是失落更多些。

  “……如果真能讓孩子們活下去,我們受些罪也成!等我再去問個清楚,他們的大官在什麼地方?”

  賽木蓋老人轉頭看了看不遠處的族人,那一張張年輕的臉上同樣帶著畏懼,越來越近的明軍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迫感。

  這些族人全都是經歷過戰場廝殺、血雨腥風的好戰士,對生死和危險有著本能的敏感。還沒交手就被震懾住,足矣說明對方的強大。

  人數本來就在劣勢,勇氣再被壓制,確實沒有勝算。在此種情況下選擇投降也不算懦弱,蒙古人從來就沒有寧死不屈的習慣。

  打和降都是為了能更好的生存下去,跟著強者的生存幾率顯然更大些。不過就算投降也得先問清楚價碼,不能太便宜了。

  “應該在那邊吧……他們每個人的穿戴都一樣,吃喝也一樣,除了他們自己人誰也分不清。”庫都爾轉頭向東邊的明軍隊列看了看,答案也不是很確定。

  “色格楞,不要去!”但還沒等賽木蓋老人催動馬匹,身後就有一個影子先竄了出去。庫都爾老人也不慢,眼見著兒子衝向了明軍,馬上也催馬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