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37 工廠和民風


                 松江府,大致以松江和黃浦江為界,以北屬蘇州府。自宋元以來,江南地區逐漸成為了富庶之地,其中以蘇、松、杭、嘉、湖五府為最。

  到了明代中後期,松江府每年夏秋糧稅可繳八十萬石,有水田470萬畝,畝產平均能達到2石,即便在江南魚米之鄉里也算高產區了。

  除了稻米之外,松江府還盛產棉花,種植總量差不多有70萬畝。這種規模在江南水網遍佈的地區很少見,主要得益於比較特殊的地理環境,江河與旱地並存。

  稻米產量高,百姓們能吃飽飯,又有了棉花當原料,手工業自然而然興盛,紡織業在松江府發展的非常好,與蘇杭的絲綢相比主要產品是棉布。

  除此之外松江府沿海還有四五個鹽場以及不少漁村,總體上講生活水平在大明屬於上等,雖不能說家家有餘糧,但餓不著凍不著還是能做到的。

  凡是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地方,向來盛產地主豪紳,松江府也不例外。當地的大戶基本以農業和手工業為本,對於他們來講最怕的就是一個字,變,沒有動力也沒有需求改變現狀。

  但改變還是來了,景陽五年,朝廷在松江府與蘇州府交界的黃浦江南岸設立松江造船廠,雖地處上海縣內,卻歸海軍總督全權轄制,上到府臺下到縣衙皆無權過問。

  說起來這家造船廠只佔據了江邊的荒地,附近也沒有村鎮,使用的人手都來自外地,又有高牆深溝阻隔,與本地人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

  可當地士紳地主們卻不這麼想,總覺得那些大水車整日轉來轉去壞了風水,抱著團的到縣衙和府衙告狀,要官府下令禁止當地人與造船廠接觸,打算來個官和民雙管齊下,把這群外鄉人徹底孤立起來,最好能擠兌走。

  可是試了幾次之後,大家突然發現這家造船廠有點像糞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對尋常人非常奏效的辦法,放在它身上幾乎就是無用功。新筆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