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603 出關


                 公曆1615年3月末,大明曆景陽十一年二月中,大明皇帝率領陸軍大部出山海關,沿傍海道東進。

  兩萬多陸軍分成了前後兩大塊,分別由陸軍總督李如樟和皇帝本人統領,相距十里,順著驛道浩浩蕩蕩殺向了關外的第一座衛城,廣寧前屯衛。

  陸軍和海軍一樣,從表面上看都承襲了大明衛所軍制,把三萬多兵將分成了前後左右中五個衛,外加一個專門負責管理馬車、炮車和架橋鋪路的工兵衛。

  每衛設指揮使一人,正三品;指揮同知兩人,正四品;指揮僉事四人,正五品(由參謀代替),共計5600人左右。

  衛下面是千戶,分為前後左右中五個,每個千戶設千戶一名,正五品;副千戶兩人,從五品;鎮撫四人,正六品(由參謀代替),共計1120左右。下面還有百戶、試百戶、隊長、什長、伍長,取消了總旗、小旗,也不設參謀。

  實則內部的作戰體系已經完全變了模樣,百戶做為陸軍最基本的作戰單位,常規配備八個火槍隊、兩個後勤隊,擁有長火槍100支,短火槍30多支,戰馬30匹、四輪廂車4架。

  洪濤對古代兵制沒有什麼研究,也不想研究。後世裡有那麼多熱兵器時代的成熟軍制可以借鑑,何必非琢磨冷兵器作戰環境下的軍隊配置呢。

  他給陸軍弄的這套東西有一部分後世軍隊的影子,衛是旅,千戶是團,百戶是連,但又不是照搬,沒有設置營、排級單位,並用隊取代了班。

  這麼幹主要是為了簡化層級,便於記憶。古代士兵習慣了上述的官職,突然全變了還得重新熟悉,把結構搞得太複雜了更容易亂套。

  這次出關作戰,洪濤把陸軍中衛留在了山海關當做機動部隊,萬一有哪個關隘沒守住還能及時填補一下缺口,只帶著前後左右和工兵衛出征。

  李如樟率領著前後和工兵衛做為前鋒,他自己帶著左右衛殿後。在行軍途中,前鋒的兩個衛會按照操典輪流派出兩到三個百戶的士兵騎著馬在大部隊前方和兩翼十里範圍內遊弋,當做大軍的觸鬚和眼睛,防止在複雜地形裡遭遇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