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範曉明 作品

第258章 無所謂了,火星


                 “誰說不是!”範曉明說,“我都想好了,不管能不能拿到諾貝爾獎,我都沒有時間去理會,畢竟小小的諾貝爾獎已經不能體現我現在的成就了,蘇哲!你是怎麼想的?選上了你會去領獎嗎?”

  不管怎麼說,他是不打算去領獎的。

  對他來說,諾貝爾獎已經無關緊要了。

  就現在的環境,誰會在乎諾貝爾獎頒發給了誰,大家更關心的是月球的開發和登陸火星。

  關心的是什麼時候前往月球、前往火星。

  “不去!”蘇哲說,“我那有時間往歐洲跑,再說了,現在的諾貝爾獎沒有以前有價值了,去不去也就無所謂了,畢竟我手上還有許許多多的活需要我去處理。”

  “這就對了!我們的重心要放在太陽系的開發上。”範曉明說,“我可指望著你早日搞出腦機結合技術,而不是跑到國外領那些無關緊要的獎項。”

  “是的!為了研究腦機結合技術,我要看很多很多資料,那有時間去那些。”蘇哲說。

  在兩人聊天的過程中,藍雀號飛碟脫離了直徑三十米的光束通道,繞過太空港進入了直徑一百米的光束通道中。

  這時候,蘇哲和範曉明兩人沒在聊天了、

  範曉明眯起了眼睛靠在了座椅上。

  蘇哲認真的看著頭盔上顯示的那些人體研究相關的資料。

  對於人體的研究,九天研究中心組建了一個萬人的科研研究團隊,其中研究人大腦的就有三千人。

  他現在看的這些就是科研團隊對過去對人體研究的總結。

  在他看完過去人們對人體研究的總結後,他會明確給出人體研究的方向。

  對於現在的他,要掌握的是大方向。

  當然,他同樣會掌握人體研究的每一個細節。

  自古以來,對人體本身的研究就沒有停止過。

  過去,因為手段問題,對人體的研究有著很大的侷限性。

  但現在,雖說研究手段有很多,可相比以前對人體的研究知道的多不了多少。

  在古代,人們對自身的研究普遍追求的就是長生。

  現在其實也差不多。

  生老病死!

  這是一直需要解決的問題。

  ……

  月球基地平原,中心位置有著一個足有十個足球場大小的建築群。

  這些建築如同從地裡長出來的一樣,露在地面的都是一個個巨大的半球。

  在建築群的旁邊,有這一個面積巨大的機場,在機場上還停有不少飛碟。

  同時,機場上還有穿著裝甲型太空服的人帶著一眾人形彷生機器人在佈置現場。

  這些人有搭臺的,有在安裝設備的,有在拉橫幅的。

  橫幅上有著一行大字:歡迎月球基地第一批駐留人員登月!

  就在這時,徐正平和韓國立兩人從建築群的入口處走了出來。

  兩人走著走著就飛了起來,直到停在了橫幅的前面。….“話說這一個月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徐正平說著,“回頭想想有些不真實,這才多長時間,不僅登月成功了,連月球永久性基地都建好了。”

  說著,轉過身看了看身後的建築群。

  一個月的時間,從打地基到完成建設。

  這可是面積足有是十個足球場大小的建築群。

  就這面積,就這工程量,放在地球也是很難的工程。

  何況是在月球上。

  當然了,在月球上搞建築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這樣一來,月球上物資的搬運就要簡單多了。

  再有,這些建築的物資都是模塊化的,相當於在地球上做好了加工,運到月球上組裝的。

  這自然就快了。

  “老師!我們算慢的了,像已經建造好的太陽能收集站、光能傳輸站,還有那蒼穹號空間站,那一樣都不是小工程,他們不都比我們先完成。”韓國立說。

  “是的!那些的工程量都不小,就是覺得這半年國內的發展速度太快了,放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徐正平說。

  最近這半年,不管是科學技術還是各種應用,都獲得了爆發式的發展。

  在他看來,之所以迎來這樣爆發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