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範曉明 作品

第392章 辛福生活


                 人口增加計劃之所以這麼繁瑣,其考慮的就是傳承,或者說是教育的問題。

  就現在的科學技術和可預見的發展程度,人口增加的手段將會變得很多很多,但最穩的還是傳統的模式。

  簡單點說就是延續人類的價值觀,讓人類有相同的認同感。

  左大軍笑著說:「教育的重要性太重要的,要是我們的下一代在教育上出現了問題,那對整個人類來說就是災難性的,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要把其重要性放下科學技術的研究放在同一高度。」

  「我們對教育一直都很重視,過去因為資源和能源缺少,只能有選擇的傾斜,現在不用了,現在的資源和能源可以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包奇正解釋說,「現在有了腦機和虛擬宇宙,有了這些,在教育上,或者說在知識的傳播上能夠做到個性化,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當然了,我們不僅僅要重視在知識上的傳授,我們好要重視孩子在文化和道德上的培養,如果讓我選擇的話,後者比前者更為重要。」

  徐正平點點頭說:「是啊!不管是知識還是文化道德上,我們都應該重視,其實這些方面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相關的辦法也在研究中,不過說回來,文化道德上的教育只能夠潛移默化的進行,不像知識的傳授好量化。」

  「恩!這也是事實。」範曉明笑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宇宙空間的探索和開發是的大量的人力的,還有就是我們人類的目標,為此我們要大量的增加人口,相對的,人口的增加同樣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一點一點的去解決,一旦有問題沒有處理好,其都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同樣的,人口的大幅度增加會改變我們的社會狀態,比如說我們這一代人,很多人以後的日子很有可能要是帶孩子中度過了,至少很長一段時間是這樣的,好在現在有機器人的輔助,我們只要付出時間和感情就可以了。」

  想想就能知道,就第一波就有四十億的人口,也就是說一對合法的夫妻可以有二十個小孩,這還是第一波。

  要是算上後面的,一個夫妻的上限不得更多。

  左大軍有些興奮的說:「這樣不挺好,以後家家都是一座小型的幼兒園了,以後我們的日子不是遠程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搞研究,就是在家陪著孩子們,我看以後我們比的就是誰家的孩子更加的優秀,是這樣的,要這樣進行對比,這有這樣大家才有意願養更多的小孩,只要數量多,總會有幾個小孩特別的優秀。」

  包奇正點點頭說:「還別說,這法子不錯,我們可以給相關部門提意見,把各種競賽什麼的都搞出來,現在大家也不在乎物質上的獎勵了,但精神上的還是需要的,也就現在有腦機和虛擬宇宙了,要是放在過去,這麼大體量的人口,搞那些亂七八糟的比賽也不現實,現在有了虛擬宇宙就不一樣的,再多的人都能夠搞。」

  範曉明笑笑說:「是啊!要是沒有腦機和虛擬宇宙,這些小孩的教育都很難解決。我們要建多少學校,想象都讓人頭皮發麻,現在好了,像學校啊這些過去必須的,現在可以直接在虛擬宇宙中開展了,這麼看的話,等腦機普及後,我們這些人完全可以待在家中了,其他活動啥的要不在虛擬宇宙中完成,要不是遠程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來完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說了,能在虛擬宇宙中完成的基本上都會搬進虛擬宇宙。」

  也就這半年的時間,大家的生活方式已經在慢慢的改變了。

  改變的還不是大家的生活方式,其實很多都發生了改變。

  就比如城市和農村。

  一年前,那時候的大家都想著在城市買房。

  相對的,這時候的城市集中了太多的資源優勢,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工作機會等等。

  怎麼比城市都要比農村好上千倍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