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皇帝氣魄

  “多謝陛下厚意,母妃希望臣能振興王府,然臣弟年輕,閱歷不足,唯敢於任事之心尚能稱道。”李絢再度躬身。

  “朕聽聞你在南昌封地內修建了不少的水渠和水車?”李治突然轉移了話題,

  “陛下,臣偏喜實學一道,對經學實在沒有多少天賦!”李絢微微苦笑,或許是前世的緣故,他對水利工程之道頗有心得,但是對規規矩矩的經學,卻很難深入的學下去。

  “實學、工學一道雖不足以和儒道佛相提並論,但也絕對不是可以隨意輕視的,大唐境內遍佈山河湖泊……黃河長江,乃自近在咫尺的洛河,但凡有個起伏漲落,就很有可能會危及兩岸數百萬生靈的生死。”李治微微擺手,笑著說道:“如不是這樣,工部也不會成為大唐六部之一了。”

  “陛下所言甚是!”雖然說在整個大唐,儒家是顯學,但是有唐一朝,從來就不是獨尊儒術的。

  唐朝深刻的吸取一個唐代以前的經驗教訓,竭力的避免儒家和世俗門閥相結合。

  “儒學是天地正學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只不過當他落到私人的手裡,就會有一些不受控制的變化。”李治的目光微冷,輕聲說道:“就比如自秦漢以來,世家門閥壟斷學習資格,任何人想要學習知識,都必須要從世家門閥的手裡進行求取,很多良家子弟,很快就成為世家門閥的奴僕,即便是朝堂也是一樣。”

  李絢站在大殿中央,贊同的點點頭。

  李治在這方面的看法和武則天是一樣的,門閥世家歷來都是朝廷最大的威脅,是侵蝕整個皇朝根基最大的蛀蟲。

  文官集團與世家門閥不過是一體兩面的存在。

  通過政治權利,門閥世家可以不著痕跡的對手裡掌握的學文進行大規模的刪減修改,同時掌握其解釋權讓其能夠更加有利於世家門閥的利益統治。

  當然,這中間最典型的就是皇室,皇室個才是世界最大的世家門閥。

  天下的平民百姓,之所以有機會學到更多的學問,就是因為皇室和其他的世家門法之間的相互爭鬥。

  然而誰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書籍經過多少人的修改,即便是《論語》、《道德經》也是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李絢對經學很難深入的根本原因,你會對假貨信任多少呢!

  “朝廷六部,吏部為首,戶部,兵部,刑部,禮部,工部,工部排名最次,你要有心理準備。”李治再三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