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九百五十三章 皇帝的眼線,武后的棋子

  李絢點點頭,繼續說道:“六部尚書,九寺寺卿,五監監令,本王會一一前去拜訪,想來口頭的承諾,那些老大人應該還是會給本王這個面子的,至於能拿這些承諾做多少,就看諸位的本事了。”

  “下官遵令。”在場六曹參軍,六縣縣令,還有諸縣縣丞縣尉,同時臉色興奮。

  李絢神色平靜的看向一旁的弓嗣業,沉聲說道:“弓參軍和功曹張參軍做好記錄,昌州諸官考核,從現在開始。”

  “喏!”弓嗣業和張巽同時拱手。

  李絢看向眾人說道:“諸位,昌州位在西北最前線,興海又在最前,前面的事情,本王替諸位擋下,但後面的事情,諸位切記不要拖本王的後腿,否則別怪本王直接找上吏部,在各位的考評上,寫下大大的一個下字。”

  “下官不敢。”房內眾人同時凜然。

  “昌州不養閒人,若是誰抱著玩鬧的念頭去昌州,最好現在就回去,否則一旦大戰開啟,誤了事,本王是能行軍法的。”

  李絢看著眾人色變,然後才繼續說道:“昌州,地處吐蕃和吐谷渾之間,他日若是戰端消弭,昌州可也是好地方啊!”

  李絢最後一句話,讓眾人眉頭不由得一挑。

  的確,如今的昌州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但一旦戰事結束,從吐蕃到大唐的商隊,從吐谷渾到大唐的商隊,全部都要經過昌州。

  這地方可是絲毫不差啊!

  “張環,張弘愈和王仲堪留下,其他人可以自己去忙,這幾天和別人交卸前職,喝喝酒,吃幾頓飯,上元節之後,就要開始忙碌了。”李絢一句話,就將事情全部都交待了下去。

  眾人立刻拱手:“下官領命。”

  李絢深吸一口氣,看向長史姚懿,說道:“諸位若是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直接找本王,也可以直接找姚長史,他是金吾衛長史,在長安地面上,沒幾個人比他更熟。”

  “喏!”眾人齊齊朝姚懿拱手。

  “好了,去吧。”李絢揮揮手。

  除張環,張弘愈和王仲堪三人,其他諸參軍,縣令,縣丞,縣尉,主簿等人,齊齊拱手離開。

  房間內只剩下六人,李絢揮手示意,道:“都坐。”

  “喏!”張環率先拱手,張弘愈和王仲堪也沒有猶豫,在一旁坐下。

  李絢率先看向張環,說道:“本王和兵部談過,昌州州兵,從六千右驍衛騎兵中抽調兩千,從三千杭州兵中抽調一千,若有不足,從昌州六縣和附近諸州招募。

  當然,你是兵曹參軍,千牛衛,金吾衛,還有長安地頭上有能耐,但又沒什麼前途的人,願意去昌州的,州府給一筆安家費,還有前途。”

  “王爺放心,末將知道如何做。”張環立刻神色興奮了起來,李絢這是讓他在昌州州兵當中安插親信。

  “好了,你去吧。”李絢擺擺手,張環拱手,然後轉身離開。

  李絢看向張弘愈,沉聲說道:“參軍,昌州地廣人稀,但重要的,還是戰馬。

  吐谷渾人有自己的養馬之法,大唐有大唐的養馬之法,如何在昌州儘可能多的培養馬匹,是你的責任。

  以後昌州的財政和賦稅,就都要靠養馬和草藥來支撐,你心裡要有數。”

  “喏!”張弘愈立刻感到肩頭一沉,他的責任比任何人都重。

  李絢略微思索,說道:“本王會去找戶部竇翁,昌州大戰,這賦稅總得要多減免幾年。”

  張弘愈微微躬身,說道:“下官需要從太僕寺帶些人去。”

  “隨便你帶多少,只要有用,昌州一律有大筆安家費。”李絢轉頭看向姚懿,說道:“攻克興海的時候,吐蕃人有太多沒拿走的,當時左相留了一半在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