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接連回京,暗潮洶湧

  城門內外,許多人都詫異的看了過來,今日這麼多的權貴回京嗎?

  城牆之上,守門郎將忍不住皺了皺眉。

  嗣鄭王怎麼突然回京了?

  但他隨即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

  朝中何人不知,嗣鄭王本身就沒多少心思在金州別駕的官任上。

  實際上,金州上下也不願意嗣鄭王多插手金州事務。

  如今情況,也算各得其樂。

  金州刺史又不時地以各種名義派嗣鄭王回京,名義是讓他幫金州爭取一些東西,但實際上還是讓他遠離金州。

  一般正常而言,各地刺史,進貢的進奏院,多在臘月二十三小年之後才回京。

  嗣鄭王紈絝一些,提前幾日回京也不是什麼大事。

  但偏偏,今日趕上了這麼多人一起回京。

  出使吐蕃河州刺史,檢校鴻臚寺卿元明;周國公,汾州刺史武承嗣;嗣鄭王,金州別駕李敬。

  還有南昌王和元萬頃的郊迎。

  這裡面,越來越讓人感覺到,在水面之下,似乎有一股又一股看不見的暗潮在洶湧。

  尤其現在這個時候,太子還沒有回京。

  ……

  紫宸殿中,李治微微抬手,翻閱眼前奏章的同時,說道:“元卿請起。”

  “多謝陛下。”元明趕緊躬身站了起來。

  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四周,中書令李敬玄站在左側上首,後面跟著兵部尚書裴行儉,南昌王李絢,著作郎元萬頃。

  今日,那是要好好的議一議吐蕃之事了。

  “說說吧,如今的吐蕃內部究竟是什麼情況?”皇帝身體微微靠後,目光落在元明身上。

  元明拱手,沉吟著開口道:“回稟陛下,臣自儀鳳二年二月末從昌州而行,一路經党項,蘇毗,過唐古拉山口,抵達吐蕃境內。

  據臣觀察,吐蕃大小邦省無數,但大體分為三塊:西北荒涼之地,西南象雄舊地,還有東南吐蕃最富庶之地。”

  李絢站在一旁,輕輕點頭。

  這和他對吐蕃的認知是相同的。

  吐蕃真正最核心的,還在東南一帶。

  “然則西北雖然苦寒,但戰士強壯兇悍,尤其唐古拉山南側出口一帶,更是以西北軍團為主,絕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元明拱手,然後說道:“至於象雄,臣多聽人道聽途說,倒是邏些,繁華景勝,絕對不弱於大唐一州首府之地。”

  李治的臉色沉了下來。

  大唐如今繁盛,多於數代人篳路藍縷,不停奮進。

  隋末亂世到今日,雖然只有一甲子時間,但繁榮昌盛,終於少不了數千年的文化積澱。

  但吐蕃呢,在松贊干布,還有他的先輩,不過幾代而已,在更早之前,吐蕃不過是荒涼一片而已,哪有什麼千載文化積澱。

  能讓吐蕃形成如今局面的,只有一個原因。

  財富。

  這些年吐蕃從西域,還有天竺等地獲得了不可計數的財富,而這些,原本都應該是屬於大唐的。

  ……

  “說說邏些吧,這幾年戰事,對吐蕃君臣影響如何?”李治的神色平靜下來,目光從裴行儉和李絢的身上掠過,心思沉定。

  “是!”元明略微思索,繼續說道:“臣抵達邏些之後,一開始並未見到其國君,甚至就連處理外事的臣子都沒有見到,他們甚至直接派大軍,將臣軟禁到驛站當中,整整半年沒有讓臣見任何人,一直大非川大勝之後,吐蕃人才放鬆了管轄。”

  “元卿辛苦,繼續。”李治身體微微前傾,神色認真,他真正關心的,也是大非川吐蕃大敗之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