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楊廷 作品

第46章、這朝會不開也罷

  他的目光從眾人中一個個地掃過去,在遠處袁宗皋的身上停留了片刻,又轉移到了嚴嵩、夏言身上。

  一個是翰林院編修,一個是兵科給事中。

  在嚴嵩身邊的,都是翰林院的清貴們,其中就有崔元那個兒女親家劉龍。

  而夏言附近,還有兩個非常活躍的人:吏部都給事張九敘和兵科左給事中齊之鸞。

  齊之鸞上了兩道非常有殺傷力的奏疏。第一是請朱厚熜把費宏召回來,第二則是:請朱厚熜廣開言路,讓內外文武大臣及非軍功而得封拜者寫自陳,讓科道查劾奸佞小人。

  費宏朱厚熜已經下令去請了,而另外那道奏疏則還留著。

  而張九敘則更狠:他指名道姓地彈劾了梁儲,六部尚書中的四個,還有都察院諸多大佬。

  朱厚熜把目光收了回來說道:“過去月餘及這幾天的奏疏,朕都看過了,看了足足四天。”

  楊廷和又帶頭跪了下來稱頌:“陛下勤勉至此,實乃大明之福。”

  朱厚熜笑了笑:“看來看去,再加上查了四天的賬,朕的感受是:朝中沒一個好人,我大明要亡啊。”

  剛才還在交口稱頌的文武眾臣這下都跪著起不來了。

  不知為何,楊廷和卻沒來由的一陣輕鬆:果然。

  他就知道一定會有么蛾子,這不是準時來了嗎?

  說朝中沒一個好人這種話,楊廷和倒並不覺得多可怕:危言聳聽的事,他見得多了。

  新君在百官之前第一次公開議論國事就是這句話,而且點到了查賬,有些人內心卻不免惴惴不安。

  他們畢竟不像楊廷和幾人與皇帝已經打過幾回交道了,對於皇帝的印象還淺。

  朱厚熜示意了一下張佐:“朕做了個統計。這段時間你們的奏疏裡,朕讓人把你們說得多的詞都摘錄了下來,張佐,念給大家聽聽。”

  “奴婢遵旨。”張佐打開了手上的一張紙,走上前朗聲說道:“奉陛下旨意,摘錄群臣奏疏辭句,計數如下:”

  “……小人,計九十三次。”

  “黨附,計八十八次。”

  “助逆,計七十九次。”

  “矇蔽,計七十四次。”

  “江彬,計六十八次。”

  “權奸,計六十一次……”

  張佐就這樣脆生生地念出群臣奏疏中的高頻詞彙,聽的人沒見識過這樣的表現手法,一時都有點懵了。

  這些只是高頻詞彙,但他們對朝堂都是有了解的。從某些詞出現的頻率,那自然指向三大重要的話題:朝臣爭鬥、宸濠之亂、宦官亂政。

  沒聽王瓊和梁儲也出現在了高頻詞彙裡?

  等張佐唸完,朱厚熜指了指一旁那麼多奏疏:“四位閣臣,六部尚書及堂官,內臣顯宦……被各人指名道姓彈劾的幾乎全囊括在內。在你們口中,個個論罪當誅。朕四天來看的奏疏,七成都是清除奸佞、黨同伐異、人事紛爭,二成是具體國事,這國事當中也只有寥寥數人拿出了個人方略。朝堂之上,一貫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