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楊廷 作品

第88章、舉京同考

  同樣一個考場,自小在鉛山費氏這個望族中耳濡目染的費懋中卻看得更透。

  富國之策,牽涉實在太廣。

  軍屯產出糜爛不堪,地方田地日益集中,商稅關稅難以推行,鑄幣之權混亂,內庫國庫之爭,天災流禍不定……

  許多問題,是碰不得的。站在士族的立場,有些問題他也是不願碰的。

  想來想去,他選擇了治災治荒這個切入點。

  如果百姓能因天災兵禍少一些流離失所,田賦產出至少會多一點、穩定一點。

  在伯父將要還朝的這個時間點,費懋中不願表現得太突出。

  對他來說,有進士出身就足夠了,不需要更高的排名。

  ……

  聖旨是頒佈給全體在京朝參官的,但其實也有數封新建從各個驛路傳了出去。

  他們的目標,是正在還朝途中的一些重要人物。

  費宏、楊一清、王守仁、孫交……這些人對於皇帝問出來的題目,又會給出什麼樣的答卷?

  入了夜,已經盡了全部努力的貢生們離開紫禁城後才知道這個消息。

  “舉京同考啊,舉京同考!”張璁有點激動地拉著黃佐喝酒。

  再過兩天才會放榜,但他們此刻已經是卸下一個擔子,只等結果了。

  黃佐有點意興闌珊:“小弟明白你的意思,陛下很重財計,甚至有行新法之意,不然何須群臣獻策?”

  “……你那文章極好啊,還不滿意?”

  “好在何處?離題萬里、平庸至極吶!”黃佐有些意興闌珊地和他推杯換盞,“張兄,這科途,真是命數啊!你七試不中,是天要留你輔佐新君。小弟呢?那是老天爺頻頻示警,我卻不悟。我啊,莫如就做個教書先生,育人去也。”

  “何須沮喪?”張璁把酒盞從他手中接過去重重放在桌上,“為兄倒覺得,你這策論自有專一求精之妙。細細思索一番,陛下如今竟是有行新法之意,則吏治豈非根本?去歲憾失會元,才伯,這回你倒大有一甲之望?”

  “……你是寬慰我。”黃佐已經有命苦恐懼症了,“陛下問何以富國,我大談吏治,離題萬里矣。戰戰兢兢做穩妥文章,冒冒失失丟會試路引。小弟之笑柄直達天聽,陛下如何能點我入一甲?”

  楊廷和府中,楊慎吹乾了紙上墨跡,興沖沖地趕往楊廷和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