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楊廷 作品

第308章、開掛罷了


                 劉健何許人也?《英宗實錄》的編撰之一、孝宗皇帝的老師、從孝宗繼位就以禮部右侍郎的身份入閣、整個弘治年間都在內閣任職。

  正德元年鬥劉瑾等八虎失敗致仕後,他甚至還曾在劉瑾伏誅後官復原職。

  如今已經過去了二十二年,他還活著。

  今年九十四,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八朝元老、內閣首輔、託孤重臣、高壽人瑞,劉健在如今還活著的致仕老臣中,威望無二,比謝遷還要強。

  尤其是弘治年間擔任內閣首輔後,他是主持了弘治年間改革的事。

  其時三個主要舉措。

  精簡機構裁撤冗官:如今新法大增官位,提高官員待遇。

  抑制僧道停建寺觀:如今朱厚熜天天和道士待一起,禁宮欽安殿都有“真人”在,外間又有多少人知道皇帝與道士走得這麼近是在做什麼?

  開經筵、恢復一日三朝:如今朱厚熜“好為人師”,新學宗師,經筵?照常開,但恐怕有時候是反過來的。至於一日三朝……不好意思,一月兩次了。

  弘治一朝,凡是選拔或罷黜文武大臣、科稅屯田、監稅馬政等大政方針的制定,很多都是劉健提出並具體組織實施的,不然何來“李公謀、劉公斷”的說法?

  劉健貫穿弘治一朝所營造的“弘治中興”,在朱厚熜口中算什麼,這些評價早就不是秘密。

  諷刺的是,朱厚熜繼位之初,照例要遣行人司的行人去慰問老臣。

  這些小事,當時是楊廷和負責主持的。慰問的話,是把劉健比作北宋名臣司馬光、文彥博。

  這兩人在熙寧變法中是什麼角色?

  到今日,楊廷和成了新法黨魁,劉健的遺表在八月底呈到了京城。

  洋洋灑灑萬言。

  劉健去世了,在九十四歲高齡。

  “……朔日輟朝。”

  朱厚熜先吩咐了下去,然後問張佐:“劉公雖年高,但聽聞身體一向康健,這回是什麼情況?河南府那邊怎麼說的?”

  身體不健康的,能活到九十四?

  劉健去世得突然了一些,之前沒聽說有染病。

  黃錦有些忐忑:“沒有另外奏報。”

  說罷就期待地看向費宏他們:劉健威望雖然高,但他畢竟只有一個五品郎中的兒子還在任職。廠衛在河南府洛陽縣,也不會時時去留意那邊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家中有何動靜。但既然突然去世了,河南府還是要探問情況,有呈奏上來吧?

  費宏中進士那一年,憲宗駕崩了,孝宗繼位,劉健入閣。

  那時,劉健是閣老,費宏只是新科進士。

  如今,費宏是總理國務大臣,皇帝的問話是要探究劉健上這萬言遺表的目的。

  “河南奏報,劉公是酷暑之下染了疾。年紀太大了,病來如山倒。”

  費宏說完後行了一禮:“陛下,劉公政見,與如今新法是不可能相合的。病重之時憂君憂國,上這萬言表,乃是為人臣者盡忠之舉。如今,宜先議定諡號,派員賜祭治喪。”

  朱厚熜沉吟一會,點了點頭:“那國務殿和禮部就先儘快拿個章程出來吧。”

  因為有一道內容很耐人尋味甚至有些敏感的遺表,所以費宏他們要先確定皇帝的態度。

  現在皇帝沒有過於多心,費宏等人鬆了一口氣,告辭離開。

  畢竟是曾位極人臣的人物啊,就算政見不同,也別在這個時候釋放什麼不好的信號。

  人死為大嘛。

  這點講究,朱厚熜還是知道的。劉健怎麼說,也不會影響整個新法的大勢。

  但這遺表,按劉健自己說的,他已經不能執筆,只能斷續口述,由人代筆。

  這樣的東西,內容遲早是會傳揚開的。朱厚熜和費宏他們慎之又慎,自然還是因為劉健在朝野的影響力。

  等費宏等人從養心殿離開後,朱厚熜再次看起那道遺表。

  而黃錦還在一旁,試探地問了問:“陛下,要不要奴婢讓人查一查?”

  “事先沒留意,如今就不必了。”朱厚熜頭也沒抬,“也不必因為這次沒留意,又多派人手留意其他致仕重臣貽人話柄。”

  “……奴婢知道了。”

  黃錦確認了皇帝並沒有怪罪之意,這才真正放下了心。

  看皇帝皺著眉頭細讀那遺表,黃錦先靜靜地離開,去安排飲子和點心了。

  八月裡,天氣還是很熱的。

  黃錦抬頭看了看天空,輕嘆了一口氣。

  就算威望很高、人之將死,以那劉健的智慧,難道不明白如今天下大勢不可能因為他一道遺表有什麼改變嗎?何必要添這點亂呢?

  ……

  劉健去世的消息既然已經從洛陽傳到北京,隨後不久也就傳到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