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楊廷 作品

第311章、大比,受閱

  不久之後,最中間的空地上,又是仇鸞的嘶喊:“全體都有,立正!”

  然後是面向點將臺:“報陛下!五軍營受命演習老兵營四千八百餘員集結完畢,請陛下檢閱!”

  朱厚熜點了點頭:“將士們辛苦了。”

  俞大猷身後是突然爆出來的數千人齊聲吶喊:“為大明而戰!”

  他的背脊和頭皮陡然一麻。

  他的“親軍”跟他講了一點點,如今新操典有許多新的軍中禮儀。但俞大猷是熟讀四書五經之人,他現在只聽這兩句話,已經明白這定然是皇帝的要求。

  在新操典的過程中,這樣的儀式必定是要一次次被訓練、讓每個人都熟悉的。

  這兩句話念久了之後……總會讓一些將卒明白,他們這些應募從軍的人,到底是來軍營幹什麼的。

  但為什麼不是“為陛下而戰”?

  “稍息!”朱厚熜在臺上肅然吩咐,“咸寧侯,上臺檢閱。襄城伯,傳令參比武將率麾下入場受閱!”

  “臣領旨!”

  經過這老兵營的入場,經過那兩聲吶喊,如今大校場上已經盡是莊重。

  站在朱厚熜兩側的楊一清、顧仕隆不知為何,忽然眼睛有些溼潤,胸中激盪著豪情。

  都說沙場秋點兵,但往昔說點兵,不如說是點將。

  軍伍之中,規矩不少,但這種形式的禮儀還真沒有。

  這次皇帝列支白銀五萬兩整,搞這一出難道只是為了玩嗎?

  眼下看著校場之中齊整的軍容,聽著他們之前行進間和吶喊時所表現出來的士氣,真讓人感覺到精兵可用。

  楊一清當年去總制三邊前,對皇帝說京營可以緩成軍。既然設了國策會議盤活了朝堂中樞的水,三五年內大明不會有大亂。

  顧仕隆則經歷了嘉靖三年的湖廣叛亂,平叛立大功的是新練的神機營選鋒,是錦衣衛和內察事廠。叛亂的,則是不甘利益被奪、擔憂軍伍改制的湖廣三衛兩所。

  現在,皇帝通過這次大比、檢閱,把京營募兵後實行新操典的部分成果甩到了他們面前。

  軍務會議的參謀們,兵部尚書王守仁,五府都督們,都聽著李全禮對入口方向吶喊:“參比武將入場受閱!”

  傳令兵一聲聲地接力過去,然後那邊先響起一人的聲音:“舉軍旗、將旗!”

  俞大猷分明遠遠地聽著,那邊也像之前的老兵營一樣,要先經過什麼“立正”整隊,然後開始同樣喊著“一二三四”的號子,齊步進來。

  不同的是,這一次是接連不斷的。

  每一個參比武將入場的時間不同,他們之間雖然隔了一段距離,但不同隊伍之間喊的口號是不同步的。

  因此,腳步聲自然也不同步,這讓武進士們和場間老兵都心頭翻湧。

  但是,隨後也有後面的隊伍刻意調整好了節奏,或者說一直在這種氣氛裡,大家自然而然地調整了節奏。

  他們走得不如老兵營整齊,他們也都或多或少地顯露出疲憊,不少人的衣甲也是髒的。

  在觀摩著“演習對手”的老兵們是辛苦的,這些都是今天累了一天的疲兵。帶著兵器輜重乾糧十里行軍,又在爭先後的緊張情緒裡實彈“攻寨”,不遜於經歷了一場苦戰。

  現在,他們至少是前兩關的得勝者,尤其現在最先走過來的,是最先抵營、最先“破寨”的那些。

  恐怕對手就是那前十隊,除非他們分列受閱時出了大亂子,顯得“大戰”之後軍紀渙散、疲憊不堪。

  但這最前的十隊哪裡肯?

  對他們的統帥武將來說,前十,縣爵可降等襲替;前三,三代不降等。更重要的是,那意味著在皇帝眼中,他們是目前大明在職中層將領中可能最有潛力的十人!

  對輔佐的把總來說,京營裡已經有因功授伯爵的紀維民。如今非戰之時,這演習就是他們立功的機會!

  而對這些新兵來說,這三個月堪比地獄!

  可是苦歸苦,統帥他們的三四五品武將們這段時間是真的待他們如同兄弟,同寢同食,一樣吃苦。每天都要操練得那麼累,卻畢竟每天都有管飽的飯,還有肉,甚至還有過酒。

  現在他們是要經過皇帝眼前,要經過以前的閣老面前,經過國公爺和兵部尚書大司馬老爺面前。

  普天之下軍伍之中,這是最高規格的舞臺。

  他們只用咬著牙,走完今天最後一段路,像統帥將官說的那樣:把腰挺直,把號子喊亮,把腳步走齊。過了今天贏了大比,將來個個都是本將的親兄弟。就算比完不能把你們要到本將身邊做親兵,每個人,本將也自掏腰包犒謝一兩銀子!

  走完這段路,就有一兩銀子!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現在第一隊接近點將臺的武將走在最前頭,舉著自己的將旗,忽然喊道:“向左看齊!”

  於是俞大猷看到這一隊的腦袋都偏向了點將臺的方向,但他們的腳步還沒停。

  看不見前進的正前方,卻仍舊要往前走,還要儘量保持不要亂……熟知兵法的他忽然意識到:若在戰場之上,這便是兵卒齊聽將令、不論如何也向前的基礎。

  “請陛下檢閱!”

  又是吶喊,而臺上的朱厚熜同樣吶喊:“將士們辛苦了!”

  “為大明而戰!”

  俞大猷不禁呆了呆:如果除開那些在前兩關就失敗了的,那也有五十多位參比武將要受閱吧?難道每一隊都要這樣,皇帝要一直喊那麼多聲?

  他沒有猜錯。

  就像當天朱厚熜在這裡為他們授旗一樣,他今天仍舊如此。

  陸炳也震撼地目睹著這次檢閱,他曾很熟悉的皇帝,這些年雖然見得少了,此刻雖然已經有了無上威嚴,可他仍舊親口用盡量大的聲音對走過點將臺前的將卒們,一次次地高喊:“將士們辛苦了!”

  而整個五軍營的大校場內,就會一次次地喊起那句話。

  每個人需要記住的東西不多,參比武將只需要卡著節奏提醒麾下兵卒側望向點將臺,兵卒們只用喊一句話。

  可是重複的力量很強大,數百人重複、總共兩萬餘將卒重複了五十多次的話很有力量。

  這力量激盪在大校場之內,尤其激盪在點將臺上。

  王守仁不禁側目看了看聲音已經有些嘶啞了,卻仍舊像底下的老兵一樣儘量站得筆直肅容吶喊的皇帝。

  若天子年年來這京營將卒檢閱一番,哪怕只是不做過多準備、就這麼輪著檢閱一番,他這種肯像將卒一樣吶喊的天子,收穫的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