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楊廷 作品

第428章、後宮之難

  朱厚熜是可以欽點誰誰誰,但是將來政令通暢程度、重臣的資歷威望,也不得不考慮。

  現在更有皇后之位帶來的變數。

  “清怡現在心情怎麼樣?”朱厚熜忽然開口問。

  陸炳回答道:“長公主也很傷心,臣只能多加寬慰。”

  朱厚熜默默不語。

  姐姐早去多年,去年蔣太后也去世,如今便是他兄妹二人了。

  現在朱厚熜大兒子都十九了,大女兒和二女兒也都十七歲了。皇帝的女兒都已經封了公主了,朱清怡自然進格為長公主。

  去年蔣太后病重時,就埋怨過他不關心女兒的婚事。

  這沒辦法,老人家覺得當時十六歲就該操心這些事了,但朱厚熜自然覺得年紀再大一點更好。

  “夜裡和清怡一起,陪朕吃個飯吧。”朱厚熜頓了頓之後又說道,“還有崔元,你也一併去說一聲,請姑姑一起。”

  “臣領命。”

  皇帝想要和姑姑姑丈、妹妹妹夫一起吃個飯,宮裡立刻開始準備。

  這是皇帝心情鬱結的表現。

  得到了消息的崔元先派人回去說了一聲,讓永康大長公主提前準備一下。

  如今,永康大長公主已經六十二了。因為崔元受重用的原因,她又是皇帝的親姑姑,在京城的地位也相當超然。

  崔元卻只琢磨著陛下前幾天召見他時說的話。

  作為大明銀行的總裁,國庫和皇明資產局下諸企業的賬戶都設在大明銀行,崔元自然是很清楚大明的財務狀況的。

  大明平靜了六七年,只怕終於是要有大動靜了。

  崔元領到的命令,是籌備一次大審計。現在,皇帝還沒有明旨發出去,自然是先只由大明銀行從這邊賬戶資金流動的層面先悄悄理一理。

  隨後,大概就是財稅部等諸部和皇明資產局的跟進了。

  歷來查賬,都伴隨著大量的案子。

  皇帝專心內政及博研院數年,眼下也不知要打掃什麼,和皇后之位、皇儲之爭、大國策會議這些隱隱的事情有什麼關係。

  夜幕還沒降臨,又有快馬進京,不久後鐘樓再次響了九聲,京城官民盡皆愕然。

  是誰又去了?

  消息隨後傳開,離世的是虛歲六十六的張孚敬。

  作為皇帝另眼相看、一力拔擢的張孚敬,他這後半生的官途從新法開始,最終位極人臣。

  在廣東殺出了一片天,在山東倒了孔家,在中樞歷經十餘載,始終得到皇帝的信重,乃至於提前一年多就得到皇帝明確的支持、連任總理國務大臣。

  在他之後,還沒有哪個重臣得到過明確的支持。

  今年又是大國策會議之年,在有資格的重臣們開始為總理國務大臣之位奔走的前夕,張孚敬也離世了。

  算算時間,就比皇后晚三天。

  至此,陛下御極之初,陪伴他的那些重臣們,除了崔元、嚴嵩、郭勳等寥寥數人,楊廷和、楊一清、孫交、費宏、王守仁、張孚敬……都離開了。

  皇帝的祖母、母親、皇后、姐姐,也都不在人世。

  鐘聲已經結束,可京城官員們心頭的陰霾更濃重了。

  一個時代已經過去,未來莫測至極。

  嚴嵩和劉龍忙得腳不沾地,張孚敬這等人物離世,諡號、賜葬、喪儀,又是一大堆的事。

  而入夜之前,養心殿裡發來旨意:皇三子澳王朱載垠往浙江永嘉弔唁,出席喪儀。

  嚴嵩和劉龍不由得心情震撼、羨慕莫名。

  楊一清有皇長子扶靈歸葬的待遇,楊廷和的喪儀越王也出席了。

  在那之後,王守仁享受了這個待遇,是去年皇四子扶靈歸葬。但是費宏先前去世,並沒有這個待遇。

  現在,張孚敬的喪禮和皇后國喪撞在了一起,陛下居然在這種時刻也安排了皇子前去。

  這就是既忠於皇帝、又立下不世功勳的待遇嗎?

  費宏難道不配嗎?

  是,費宏是因為楊廷和謙讓,這才在當時特殊情況下做了第一個總理國務大臣的。可他那六年裡,也是勞苦功高啊。當初定計賺那些對新法心存不滿的官紳,那也是背上過罵名的啊。

  難道因為費宏始終還是對費家的私心重了些,又或者前些年因為東宮開府建衙的事情反應過度讓皇帝不喜?

  嚴嵩心裡一激靈:當年,他也是對東宮開府建衙的事情反應錯了,捱過一頓訓的。

  現在皇后走了,百官們又在暗自揣測,會不會適得其反?

  讓劉龍去請教一下崔元,只怕是做錯了!劉龍啥話不會對崔元說?崔元跟皇帝什麼關係?

  陛下只怕把他嚴嵩看得透透的了!

  聰明人該做點什麼,嚴嵩苦著臉想來想去,發現自己唯有做一件事才能足夠表明心跡。

  那就是退出這次總理國務大臣的角逐,讓楊慎上。

  如今朝堂的暗流,不就是皇儲問題嗎?只有太子的地位夠穩,才不會因為區區新皇后的人選而造成什麼隱患。

  東宮屬官坐在總理國務大臣的位置上,比什麼都重要。

  嚴嵩患得患失不已,慨然長嘆:楊慎這一坐上去,恐怕至少又是六年。陛下,您金口玉言,我真能活到八十嗎?已經六十一了,不年輕了啊!

  皇后離世,輟朝許久。

  要表態,就要趕早,儘快在下一次朝會舉行之前就聯絡好一些重臣,聯名上疏奏請。

  尤其是張璧。

  他雖然已經放了話出來致仕,但他來牽頭做這件事最合適。既讓太子念他的好,嚴嵩附議的“高風亮節”也不至於那麼引人注目,好像他原本的勝算很大似的。

  嚴嵩的琢磨,朱厚熜現在不知道。

  養心殿裡,五個人一起吃晚飯。

  飯桌上的氣氛自然是很凝重的,朱清怡眼眶微紅,看著沉默用膳的哥哥,也不知道怎麼開口勸慰。

  之前到了這裡後,陪皇帝聊著家常倒還好。然而張孚敬離世的消息呈奏過來之後,皇帝又變沉默了。

  “……陛下龍體要緊,還要放寬心懷才是。”說話的,是永康大長公主。

  朱厚熜點了點頭:“姑母說的是。人各有命,只是這年餘以來,讓朕心痛的消息實在太多了。”

  孫茗讓他能不用操心後宮裡的事,而張孚敬,從一開始,到迅速接管了王瓊他們離開之後朝廷真正的新法實幹派,那都是讓朱厚熜過去省心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