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楊廷 作品

第488章、活不到他駕崩

  路漫漫,能多走一步是一步吧。

  夜長長,能多……

  ……

  吃人家的嘴短,幹人家的……

  朱厚熜的腿倒不軟,不過對於梅定甲,第二天就讓他的兒子梅鼐跟著陸炳一起進入錦衣衛了。

  這天他按計劃先去了北洋海師的軍營時,依舊步子穩健、英姿不減。

  “這段時間,到寶船監用心習練。開春後,趕在海風大起之時先到仁川,再到濟州島、對馬島。朕盼你們以玄龍艦為首,早日凱旋!”

  他喊話的這些人,是即將作為玄龍艦第一批艦員的將卒,也有其他木製戰艦的將卒。

  新艦隻會大有不同,至少包括不少的蒸汽機操作。

  出征之前,皇帝能來巡閱,那本就已經足夠了。

  何況還是這種寒冬臘月裡?

  朱厚熜是不同於之前的皇帝的,頂多召問一些官員。

  他長年累月鍛鍊身體,心裡也沒有太多包袱,親自去了許多庫倉看看糧食軍械準備情況,又登上了目前這裡的劈波斬浪艦看看備戰情況,中午更是在軍營裡用了用午膳。

  “犯過錯”的戚繼光在這裡,朱厚熜在下午離開前把他喊了過來。

  “暈不暈船?”

  “……回陛下,臣已經不暈了。”

  朱厚熜笑了起來:“那就好。你父親雖然官已經不小了,但朕對你是有期盼的,要不然也不會讓你去陪新建公最後一程。”

  王守仁逝世後,追贈公爵,恩榮頂級,這是應當的。

  沒有他當時和朵顏的商議、及時的決斷,不會有那一次陣斬蒙元大汗的機會,也就更不會有後來俺答北撤的形勢逆轉。北患如果依舊,大明便不會有改革軍制的時機,自然也就不能有此時的四方經略大計。

  戚繼光是朱厚熜用來“榨乾”王守仁最後幾年的軍事思想價值的人選,也是朱厚熜心目中一定要與倭賊有些淵源的人選。

  “臣必奮勇作戰,不負陛下重望!”

  朱厚熜點了點頭:“東瀛才是你的舞臺,去吧,朕等著你建功的好消息!”

  臘月裡,一封信寄到了荊州。

  張居正收到了信,打開之後看完有些愕然。

  自從那回“犯了錯”,他被革除了太子伴讀的身份,又回到了荊州老家,潛心準備科考。

  說來也是唏噓,不知是不是湖廣這邊的主考官心存忌憚,他今年的鄉試居然沒考上,那自然也就無緣明年的會試。

  而下一次會試,就要等到原本的嘉靖二十六年、新曆法中的公元二三八八年了。

  可以說是自從童年被點入京之後的第一個“大挫折”了,他體驗了一番官場之中地方官員信息不夠通暢之下的人情冷暖。

  而現在,他收到的是來自朝鮮的信,寫信的是遼王。

  但張居正很熟悉,這好像是遼王母親毛氏的口吻。

  信的內容很簡單:誠邀他去朝鮮,將來許諾自不必言。

  張居正很懵:難道毛氏不知道自己曾做過太子伴讀?她也不知道這件事的內情,以為自己真的是被皇帝厭惡了?

  這事有些敏感啊,一個弄不好,只怕當真讓人以為遼王野心有點大。

  太子將來的班底你也搶?

  張居正旋即啞然失笑:是了。痛失太子伴讀身份,鄉試不中,眼下大明除了一些消息及靈通的眾臣及皇帝、太子等寥寥數人,誰知道這是他張居正自己選擇的路?

  他當然是搖著頭提筆開始回信婉拒了。

  同時還要向太子去去書信,委婉點明事由,既是提醒太子、對太子盡忠,也要通過太子讓陛下知道。

  雖說不需陛下可憐,但是鄉試總不能這麼揣摩上意、明擺著對我不公平吧?

  區區鄉試,連副榜都上不了,張居正屬實為此無語了很久。

  他不信自己在這一科湖廣鄉試諸生員中那般不堪,又不是自負必能名列前茅,副榜都上不了?

  但他難道衝去撕?

  朱厚熜暫時不知道這些事。

  沈啟奏明瞭他的考慮,後面玄龍艦下水就只是觀禮了。

  當然,出於對沈啟這種企業高官辦事態度的鼓勵,朱厚熜又以玄龍艦造辦之功,封了一個御海伯下去。

  造辦官匠、協辦諸人,更由朱厚熜做主,從原本的計劃經費裡撥了一部分作為年終獎金。

  而後再去看了看大沽重工園的情況,朱厚熜此行便結束了。

  回去時和來時不一樣,“御輦”裡多了兩個美人,其他諸臣就不再同行。

  而這兩個已經被朱厚熜賜名雲卷、雲舒的兩姐妹,自然驚歎於從沒體驗過的火車。

  回到“闊別數日”的紫禁城,接下來便只是準備過年了。

  臨近除夕,紫禁城裡到了喜訊。

  越王妃在雲南順利誕下一子,大明皇長孫降生了。

  虛歲要等過了年才三十八的朱厚熜有一點點迷糊。

  其實已經晚了一年。

  去年春,越王妃就已受孕。但後來仇鸞他們犯事,沐紹勳收到過郭勳的信,他是知道利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