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萌蛇 作品

第561章超人劇變,穿梭未來


                 人類大腦,其思維與記憶的物質存在結構基礎。

  是以神經細胞通過軸突與樹突發生相互聯繫並傳遞信息之後,所形成的神經網絡。

  在這張複雜網絡上的每一個神經突觸,大約都可以儲存4.7比特信息。

  而世界是動態變化的,人類也是動態變化的。

  人腦神經網絡中的神經細胞,不斷會有新的突觸形成,也會不斷有舊的突觸消失。

  尤其人類在受到外界刺激之時,突觸形成和消失的數量便會驟然增加。

  這些突觸通常只會存在數小時,而另外一些則會長時間存在,並有一定可能性固定下來形成新的神經線路。

  當神經線路變化的足夠多後,由其構建的神經網絡也會發生明顯變化。

  於是,基於這張網絡而存在的記憶、思維和意識,亦同樣會出現較大變化。

  只有人腦的信息儲存總量,基本會相對不變。

  至於人類整個大腦的信息儲存總量,也就是所謂的‘硬盤容量’,則約為910tb。

  1tb,等於比特。

  因此人類整腦的信息可儲存總量,便為比特。

  也就是,大約七萬八千億比特。

  在此基礎上,人類在各種特定知識領域的可掌握概念,則約為十萬個。

  這所謂的‘概念’可以是人物、事物、景象、文字、數字……等等。

  譬如,頂尖的國際象棋大師,就能夠記憶並掌握約十萬局棋譜。

  再比如,莎士比亞的詞彙量約為兩萬九千個,而這些單詞所能夠表達的含義,也恰好接近十萬個。

  那麼,人類大腦的這種信息儲存能力算不算大呢?

  答案是,並不大。

  相比起來,單鏈rnA病毒的信息存儲密度,是每克兩億億比特。

  也就是說僅僅一克單鏈rnA病毒,其信息儲存總量,就赫然是人類那顆平均重達1500克大腦的兩千五百多倍。

  而經歷過納米神經元整腦改造的新人類,其大腦的微觀層面結構設計,就參照了單鏈rnA病毒,並且在此基礎上還做出了極大優化,將其信息容量提升了接近四千倍。

  所以新人類的機械大腦,哪怕僅僅一克的信息存儲總容量,都將是舊人類大腦的一千萬倍。

  只是一克便有如此巨大差距,而新人類大腦的普遍重量……是3000克,為舊人類腦重量平均數值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