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品

第200章 徵召天下兵

  何慄、張叔夜等人也都躬身施禮,紛紛讚歎趙桓以德報怨,也沒有人說什麼養虎為患之類的。

  趙桓對中書舍人胡安國說道:“傳旨宗澤,讓他將手裡的事都交給下屬,即刻啟程來京。”

  胡安國躬身答應。

  趙桓又對孟忠厚說道:

  “你們皇城司將張邦昌和王時雍拿下,仔細拷問,尤其是他們貪贓枉法的事情。”

  孟忠厚忙答應,同時也明白,皇帝並不想用張邦昌當偽楚皇帝這件事追究他的刑事責任,而是想治他貪贓枉法的罪,劍走偏鋒,這樣天下就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謂大楚皇帝這種高度敏感的話題上。

  趙桓接著對李綱說道:

  “你是朕的親征行營司的新兵營的都統制,要定期派人到全國各州縣去徵兵,挑選精兵來京城接受新兵訓練,充實五軍。”

  李綱忙躬身答應。

  大宋軍隊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正規軍禁軍,這一部分軍隊金軍入侵之前主要集中在西夏邊境和遼宋邊境。

  西夏軍的二十萬禁軍中的精銳已經成了趙桓五軍的中堅力量,剩下的駐紮在潼關,一部分加入王彥的八字軍鎮守幽州。

  而遼宋邊境的禁軍在這之前的戰鬥中基本上已經全軍覆沒。

  所以,趙桓只能重新建立一支軍隊,並在適合的時候解散廂軍。

  這其實也是好事。他要走的是精兵之路,要把全國的軍隊控制在三十萬以內,這比軍隊人數最多的宋仁宗時期一百二十萬禁軍已經少了四倍了,軍費開支當然會少掉一大截。

  既然要走精兵之路,兵員就必須從全國範圍內進行挑選,才能選到精銳之師。

  李綱拱手讚歎:“徵召全國之兵,比之前從流民中招募兵士要強百倍。”

  這之前大宋的兵員主要來自於因為各種災難而流離失所的災民。

  大宋皇帝的想法很簡單,災民無家可歸,四處流浪乞討要飯,把他們招來當兵,一來可以解決兵員,二來可以解決流民問題。

  可是帶來的結果就是兵員的質量不高,很多流民其實並不適合當兵,其中還有不少是混混,專門混日子的,帶壞了整個兵營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