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9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

  李揆不以為意說道,他大概也知道了王忠嗣的家人搬離長安的原因。

  長安沒有親人,物價還貴死,王忠嗣不在朝廷中擔任大將,那留在長安做什麼呢?鄭縣老家並不遠,王忠嗣家在那裡又有親人又有田地,哪怕再回長安也就兩三天的腳程罷了。實在是犯不著蝸居長安各種不便。

  “也行吧,那在下這便出發去鄭縣。”

  方重勇已經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這些個大人啊,什麼方有德啊,什麼王忠嗣啊,什麼鄭叔清啊,一個兩個的都是坑貨!全都在為難他這個半大孩子!

  “莫非……你是方節帥之子?”

  李揆要考科舉,自然關注長安有什麼權貴可以走門路。方有德其實也是所謂的“門路”之一,但他目前已經去幽州了。一想起與王忠嗣聯姻的人家,李揆就想起這一茬來。

  畢竟,“握槊為婚”的段子,已經傳得到處都是,作為王忠嗣夫人家的親戚,自然不會不知道這一茬。

  “除了我這個倒黴鬼,還能有誰呢?”

  方重勇嘆了口氣,已經準備起身離開。

  “其實,你年紀尚輕,倒是不必考慮婚姻大事。方節帥既然已經有安排了,那麼到時候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李揆好心勸說道,討好親近之意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方重勇是王忠嗣的女婿,又是方有德的兒子,王忠嗣的夫人是姑臧李氏出身,自己也是姑臧李氏出身,這門路不就來了麼?

  李揆心中火熱,看方重勇的眼神都變了。

  “此事說來話長一言難盡,只能等某見到岳母之後再行定奪。有所叨擾請見諒,某這便告辭了。”

  方重勇拱手對著李揆行了一禮。

  哪知道李揆熱情拉著他的衣袖說道:“宣平坊有個叫王生的人善於抽籤算命,百算百靈。你我一見如故,不如今日去宣平坊一趟如何?”

  “如此也好,反正宣平坊就在我家附近不遠。”

  方重勇微微點頭,沒有拒絕。

  李揆有私心,拉關係的心思昭然若揭。但方重勇覺得無所謂,人是社會的動物,關係是互相的。自己剛剛來長安不久,前路還挺渺茫的,多條朋友多條路嘛。

  反正回家順路,看看唐代神棍怎麼耍把戲,也挺有意思的。

  方重勇心中無可無不可的想道。

  ……

  幽州薊城(北京)南北九里,東西七里,開十門,城周長三十二里,是一座南北略長,東西略窄的長方形城市,是一座以古代的標準而言規模相當可觀的大城了。

  這裡是幽州,甚至是河北的北部最核心區域,沒有之一。

  薊城東北是檀州城(北京密雲區),向北過古北口繼續向東北走,唐軍在這裡設置了一個軍屯:東軍守捉!

  不僅為了屯田,更是為了練兵與邊防。

  守捉為唐朝獨有,而別朝沒有的邊防機構,長官被稱為守捉將軍。守捉駐兵300至7000多人不等,設置非常靈活,可以看做是邊軍屯守的編制,而非是兵員來源的編制。

  守捉內官兵可能有正規軍,也就是府兵番上,也可能有團結兵,甚至是囚犯,更不乏幽州節度使花錢僱本地人駐守。來源非常龐雜,胡漢皆有,但都是統一管理。

  無論你是府兵番上,還是本地招募,在這裡都是一個規矩。

  再往東北,便是墨斗山。唐國與奚人以墨斗山為國界,唐軍在此建立了邊軍“墨斗軍”,屯紮渡雲嶺(通嶺),以防備奚人偷渡過境。

  雖然已經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但渡雲嶺的天氣依然令人感覺到了寒意。

  披著大氅,一身皮甲的幽州觀察處置使方有德,正帶著親衛檢閱墨斗軍。而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則是安靜在站在一旁觀摩,並不說話。

  看上去似乎很給方有德面子。

  不給面子確實不行,雖然張守珪的官職比方有德大一丟丟,但是他跟李隆基的關係,卻比方有德跟李隆基的關係差了不止一點。

  甚至可以用雲泥之別來形容。

  有傳言稱,李隆基之所以當初會果斷髮動政變幹掉太平公主,就是方有德從中謀劃主事。這個人低調行事,不代表他能量很小。

  方有德的面前跪著一個身材魁梧的年輕人,身上的盔甲早已被脫去,只穿著單衣,被五花大綁著,正一臉憤怒的看著方有德不說話。